相关文章  
  • 长征初期多数人思想混乱 突破四道封锁遭创
  • 罗瑞卿之子:长征时,我父亲从事保卫工作
  • 安顺场:在历史转弯处的沉思
  • 陈赓的特科生涯:周恩来等人都是化装高手
  • 老红军:红军即使在最困难时也没有放弃学习
  • 神头岭 侵华日军的伤心岭
  • 为何说包座大捷体现了红军与众不同的风格?
  • 档案揭秘:红军俘虏政策的变化
  • 历史大转折前:争执令周恩来拍案而起
  • 诸葛亮战略筹划的失算:蜀汉北伐 徒耗国力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长征故地寻访:造访李德当年的独立房子<%=id%>

    新华网南昌9月6日电(记者赵蔚  张敏)烈日下的田野,一座青瓦白墙的小庙孤零零地俯卧其间,周围没有蛙鸣,也没有蝉噪。

    这里是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距南昌400余公里。这里曾是中国*党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首都。

    据当地人讲,小庙数度被毁、又数度重建。70多年前,周围没有建筑,因而被称为“独立房子”,其主人是*国际派往中国红色政权的军事顾问,一个中文名字叫李德的德国人,他原名奥托·布劳恩。

    小庙门两侧,贴着一副红色的对联,写着“风调雨顺千家兴,国泰民安万户欢”。正屋内挂着“顺应十方”的匾额,壁龛里立着五谷神的小塑像,墙角处堆放着一些*的桌椅,倒像是哪家小饭铺的仓房;窗户全部装着透风的木栅;侧屋同样堆放着些圆桌方凳。看庙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休息;屋旁还有一位农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娃儿在此歇脚。他们都说不知道有李德这么个人。

    关于李德的旧居还存在争议。有党史专家认为,李德并非住在那所小庙。当时在小庙东南方100米处,专门为他建了一所房子,现在已踪迹难觅了。

    离小庙1.5里的官山村,住着一位84岁的老人杨世享。他说当年他13岁,常到李德马夫的住处玩耍。据杨世享回忆,这个长着一头红发、留着红胡子的外国人,身材高大,总是骑在一匹黄马上,出入都有警卫陪伴。

    “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和他搭话,也不允许我们走进他的房间。不像邓小平。我常到邓小平的屋里捡扔到地上的烟盒,他看见了,就叫我小鬼。”

    由于当时中共内部极不正常的*生活和对*国际的言听计从,李德到瑞金后很快获得了最高军事指挥权,并受到尊重。起初,连朱德也几乎每天去“独立房子”向他请教。尽管瑞金的条件极其艰苦,但中共中央在生活上尽量满足他、关照他。除配有秘书、翻译、警卫员、保健医生、厨师外,还特地通过地下党组织,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想方设法弄来他喜欢的咖啡、雪茄。

    杨世享老人说:“他吃得最好,每天吃一只鸭子。”

    专门为李德养鸭的人叫杨远泮,世代养鸭,新中国成立后仍操旧业。据他对当地党史专家刘良回忆,毛泽东曾五进“独立房子”,每次都与李德发生争执。

    据李德的翻译伍修权回忆,事实上,李德根本不懂中国国情,不认真分析战争的实际情况,只照搬军事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进行瞎指挥,结果是灾难性的。

    1934年7月,由于形势严峻,中央机关从沙洲坝西移20里,搬到了云石山。

    今天,在云石山岩背村,游人还可以看到一幢坐北朝南的两层小楼,典型的赣式民居,黄泥敷面的土砖墙,墙上挂着指示牌,标明1934年7月到10月李德曾住在这里,和他住在一起的有中共的高层领导朱德和王稼祥。他们就是从这里开始长征的。而李德最终成为红军中完成二万五千里远征的唯一外国人。

    李德在瑞金的最后居所原为谢氏宗祠,当时也被称为“独立房子”。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共成立14年来第一次未在*国际的干预下独立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李德在会议上坐在门边的椅子上,完全处于被批判的位置。

    党史专家石仲泉说,会后李德被撤销了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是中共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此开始形成。

    李德于1939年回到前苏联,随后参加了卫国战争,战后在民主德国过着平静的生活,1974年去世,终年73岁。当时的中国*党对李德的去世未予置评。

    瑞金当地党史专家刘良说,从2000年起,他接待了十多个海外和港澳记者、专家,他们中有来自以色列、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多数对李德很感兴趣,关心每个微小的细节,比如,他什么时候发脾气,发起脾气来是什么样子等等。

    2006年,中国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李德被北京一家报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评为影响中国近现代发展的50位外国人之一。(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