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概况
国名:罗马尼亚(Romania)
独立日:5月9日(1877年)
国庆日:12月1日(1918年)
建军节:10月25日
国歌:《三色旗》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国徽:为盾徽。蓝色大盾面上有一只红嘴红爪的金鹰,鹰嘴啄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两爪分别握着一把银剑和银色权杖。鹰胸前有一面小盾,盾面分五部分:左上角为蓝地上一只金鹰,鹰头两侧为金色的太阳和月亮,这个图案是罗马尼亚公国国徽;右上角为红地上灰色的公牛头,牛角之间是一颗金色五角星,牛头两侧为银色玫瑰花和月牙,这是摩尔多瓦公国的国徽图案;左下角为红地上金色双孔桥和前爪紧握银色大刀的金狮,此为巴纳特及奥尔泰尼亚的国徽;右下角的图案被一红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蓝地上一只金嘴灰鹰和金色太阳及银色月亮,下半部为金地上七个红色雉堞,这是特兰西瓦尼亚、马拉穆列什及克里沙纳的国徽;下方的楔形部分为蓝地上两条尾部朝上的金色海豚,象征黑海地区。整个国徽图案是主权独立、统一、不可分割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象征。
国花:玫瑰花
国石:琥珀
国家政要: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Nastase),2000年12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23.75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与乌克兰、摩尔多瓦接壤,西北与匈牙利为邻,西南与南斯拉夫相界,南依保加利亚,东南与黑海相望。海岸线长245公里。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1/3。喀尔巴阡山脉呈弧形盘踞中部,山脉以西是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以东为摩尔多瓦丘陵,以南是瓦拉几亚平原,东南为多布罗加丘陵。喀尔巴阡山东部的弗朗恰地区是境内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全国最高峰为摩尔达维亚努峰(海拔2543米)。主要河流多瑙河(流经境内1075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1999年为2245.5万。罗马尼亚族约占89.4%,匈牙利族占7.1%,茨冈族1.8%,其余民族为日耳曼、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塞尔维亚、鞑靼、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犹太等。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通用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匈牙利语、德语。主要宗教是罗马尼亚东正教。
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简史:罗马尼亚的祖先为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马尼亚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8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安东尼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1945年3月6日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底,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和临时政府。救阵首任主席扬·伊利埃斯库代表救阵宣布10点纲领,纲领主张建立多党制、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取消中央集权经济制。1990年2月1日,救阵同全国30个政党决定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扬·伊利埃斯库任主席,6日,救国阵线获批准成为政党。同年5月罗举行大选,救阵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1989年12月22日以后实行多党制。1991年11月21日批准的宪法规定,罗马尼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政体为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四年。
外交:奉行友好与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张在维护和发展本国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实行广泛的对外开放。
与中国关系:1949年10月5日,罗马尼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