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嫌房价高得受不了,也总有人嫌房价涨得还不够快,比如说替开发商说话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替开发商说话喜欢横向比较:某城市房价涨到了多少,是我们这地方房价的多少倍;或者某国家房价有多高,是中国房价的多少倍,等等。这帮经济学家不大喜欢纵向比较,也许觉得过去的房子比现在便宜,纵向比较没意思。
幸亏他们没有留心南北朝的房价,否则就会发疯地迷上纵向比较。
如果只看交易形态,在南北朝买卖房产要立合同,要交契税,谁想卖房,就在门上贴个广告招揽买主,甚至还有人做中介,既当掮客又当估价师——以上种种跟现在也差不多,所以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那时候社会经济还非常落后,房价居然也能飞到天上。比如说,南朝有个蔡廓,在开封建一处房子,经他哥哥按市价估算,值50万钱;南朝还有个王琨,在广州买了一处房子,花130万钱;北魏建都洛阳后,许多官员在洛阳建房或购房,竟有人耗费上千万。
您会说,或许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面积超大,虽然贵,但物有所值。其实当时的城市规划不允许有太大的房子存在,仅以北魏都城洛阳为例,全城220个坊,每坊500户平民,每户占地不超300平米。您还会说,或许是通货膨胀的缘故,当一斗米都值万钱的时候,一处房子值几百万也不是问题,然而当时已经不是物价飞涨的东晋了。
排除了上述可能,我们来看南北朝的房价有多离谱。世界银行有个说法:当房价超出居民收入的6倍时,就会对居民幸福构成威胁,而《南齐书》记载,“其民资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房价是居民收入的几千倍,放到现在,这个数字能把世界银行的分析家们全吓疯。
问题是房价高到这个地步,怎么还卖得动呢?这是因为除了穷人还有富人。前面提到的蔡廓是个太守,据说他到城门口转一转,就能有六七万的进项,50万的房价不用怎么转就转出来了;王琨是个刺史,刺史年薪两千石,折合近100万钱,130万的房价不过一年多的薪水而已;至于北魏时在洛阳大批购房的那些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豪门大族,平时吃一顿饭还数万钱呢。可以推想得到,如果现在的开发商生在南北朝,还会继续抬高房价,因为房价再高也有人买。
福利经济学中有个施肥原理,说财富就像肥料,只有撒匀了才见效,如果没撒匀,那就不只是苦乐不均的问题,还会造成物价畸形,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南北朝。所以说,在南北朝买不起房的人不该怪开发商涨价,也不该怪买得起房的推动涨价,要怪只能怪贫富悬殊。贫富悬殊是病根儿,也是顽症,短暂而动乱的南北朝没能解决,我们寄希望于这个时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文/李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