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知识的共享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为全社会共享知识财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当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实施数据共享,其做法与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1.国家意志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都在以政府行为来推动数据与信息的共享。英国政府认为,确保全民得以享受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便利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英国政府制订了优先发展包括电子信息和通讯在内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02年将英国建成世界上最适于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到2005年实现全民上网和政府服务上网的三大奋斗目标。目前英国政府各部门、政府各职能机构以及大中型公司普遍都建有规模不等的数据库,且大多数都免费向全社会提供各类实时信息服务,它们已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知识源之一。 美国将“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作为联邦政府在信息时代的一项基本国策,该政策是基于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和《版权法》所制定的,强调保护公民使用信息的权利和保护信息拥有人的利益。美国政府认为,科学数据最大的价值实现是在数据的流动和广泛应用过程中。政府最需要做的是统筹规划科学数据的管理,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利用行政、财政、政策和法规保障信息畅通,使科学数据不会被“截留”或“囤积”。 为了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国家”,日本于2001年1月颁布了《信息技术基本法》。确定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俄罗斯联邦政府也于1997年7月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国家科技信息系统条例》,最近几年法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公布了与信息共享有关的法规。 2.夯实基础 足够规模的数据资源是数据共享的基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仅投巨资建成了大量的、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数据库,而且对非营利性机构的数据库也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其发展和向社会开放。 英国数据库的载体形式多样,有政府机构和公司之分。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创办的公益性质的数据库所需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例如英国贸易及工业部科技办公室主办的科学、工程和技术统计数据库(SET Statistics)是英国政府科技数据库的代表,通过该数据库人们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大量最新的科技数据和信息。 建设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群是美国实现国家科学数据长期管理与共享服务的基本点。为此美国已建立了9个国家级的数据中心,目前,这9个数据中心全部参加了国际科学联合会组建的世界数据中心系统。美国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投入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1.3亿美元递增到2000年的2.6亿美元,稳定的、足额的、集中的经费支持成为美国国家级科学数据共享成功的重要保障,并且使美国国家级数据库的数据量首次达到PB级(即1024GB×1024GB数量级)。目前美国的大型科学数据库已达数百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地球科学、航天航空和生命科学。 俄罗斯除通过政府预算拨款来资助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充实数据库资源外,俄罗斯科学院、俄工业科技部、俄教育部和俄自然科学基金会还联手发展远程通讯,并开发成功每秒可完成2000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通过Ruiment卫星网将俄罗斯各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连接在一起,使数据共享贴近每一个人。 3.一举多得 数据共享还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1991-1995年间,美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为1.6%,1995-1999年间,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为2.7%。在“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实施后的10年间,后5年比前5年年平均经济多增长了1.1个百分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估算,其中,0.2个百分点来自于计算机和半导体硬件的改进,0.5个百分点则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应用产生的效益。此外,由于政府数据向公众开放,使美国政府的很多政策很快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认同。 “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同时也在影响着国际科学界,许多国际组织纷纷表示要倡导这一做法。国际科学联合会下属的两大科技数据组织――世界数据中心和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已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技数据工作的科学家们组织起来,并利用互联网初步构建成了全球尺度的科技数据交换体系。目前世界数据中心已在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数据库网,包括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海洋、气象、天文等学科在内的200多个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已在国际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共享的数据正在使世界范围内的科学交流变得更加开放,共享的数据已真正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不尽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