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徐永生
地 址:
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古路377弄30支弄14号401室
发 明 (设计)人:
徐永生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代 理 人:
摘要
本发明属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以建筑物缓冲空间为核心所形成的构造体系。建筑物缓冲空间是指处于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物外部之间的具有建筑物理环境过渡的空间。本发明运用系统学原理,以建筑构造技术为基础,在研究了建筑物的各种缓冲空间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形成了缓冲空间构造理论。将该理论用在技术上,就是建筑物缓冲空间构造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结构与使用功能的矛盾,使建筑的用途更为灵活与广泛,包括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以及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从而体现建筑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也很容易解决长期使人困惑的建筑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化建筑如何与艺术结合的问题,如山形建筑及山水城市。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1.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它是由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按照缓冲空间
理论组合而成的,并且是不同于现有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它是处于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物外部之
间并与建筑物合为整体的空间。其特征包括:
它自身具有结构及可使用功能;至少具有缓冲及调节室内物理环境、提供自身使用功能的优化组
合、提供外观装饰的技术平台三者中的一种;具有在尺寸造型上、空间组合上、使用功能上、室外装
饰及艺术上、与室内空间组合上,以及这些因素的组合上,不同于现有缓冲空间形式。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