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所属分类: |
计算机硬件与设备 |
项目来源: |
自创 |
技术持有方姓名: |
北京工业大学 |
所在地域: |
中科院 |
是否中介: |
否 |
是否重点项目: |
否 |
技术简介: |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材料的超声波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主要进行材料、结构内部不连续状态(缺陷)的检测与评估,以及测量材料特性。前者如各种加工工艺产生和引入的缺陷,包括检测和评价铸造、锻压、焊接产品内部和表面的裂纹、气孔、分层、夹渣、未焊合、缩孔、疏松、白点等,粘接、胶接、钎焊等连接接头的弱结合、局部连接不良等。后者包括晶粒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水平等的无损测量。另一方面是廉价的数字化的超声波探伤仪。数字化探伤仪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数字探伤仪的成本很高。本技术用数字化技术改造普通的探伤仪,以较低的成本,使用户现有的探伤仪接近或达到市场上的通用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如果使用上述的材料评价的技术,加入软件功能,则性能还可以大大提高,超过目前市场提供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二、市场情况与前景:超声波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有着方便快捷、投资少、见效快、对人体无危害等优点,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运行监测、寿命评估等,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得到重视和应用。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加快了步伐。这一技术可望用于航天、航空、石化、汽车、电厂、钢结构等部门,小到产品零件如发动机曲轴,大至大型金属结构如电站锅炉、管道,在制造过程中、制造完成后、安装、在役监控、维修中都可以使用。另外,还可用于实验室研究及材料在役检查中的定量分析与评价,如材料晶粒度、应力、管壁厚度等的测量。 三、主要技术指标:1.定量检测材料中裂纹、气孔、分层、夹渣、未焊合、缩孔、疏松、白点、弱结合等缺陷。 2.定量评估材料晶粒度。 3.定量测量材料内部应力水平。 4.评估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常数。 5.改造完成的探伤仪,性能接近或达到现在市场上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四、生产投资及规模:1.材料评价,视评价对象规模和问题性质而定,下面仅供参考: 缺陷检测与评价:2~10万元 材料特性评价:2~8万元 2.旧探伤仪数字化,视用户要求而定,投资1~3万元不等。
五、推广方式:可采用技术转让、合作生产、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或其它用户和双方共同商定的推广方式。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