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所属分类: |
农业 |
项目来源: |
自创 |
技术持有方姓名: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所在地域: |
安徽 |
是否中介: |
否 |
是否重点项目: |
否 |
技术简介: |
该品种是以“泗棉3号”优选系和自育的“低酚棉8号”品系互作父母本配制,采用人工去雄授粉,利用F2代陆地棉品种(系)杂交种,为强优势杂交组合。该品种属春棉中熟偏早类型,生育期130d左右,其主要特点为:植珠生长稳健,上桃快,结铃性好,高产稳产,区试和生产试验比“泗棉3号”增产11.0%~11.4%;纤维品质优良,2.5%跨长30.29mm,整齐度48.08%,比强度22.05%g/tex,马克隆值5.05;制种方法是利用双亲正反交,提高了制种效率,制种产量达到1500kg/hm2;利用亲本之一的低酚棉作为指示性状,在F1代即可鉴定真假杂交种,以保证种子纯度;研究出亲本及杂交后代种性保持和提高的系列配套措施,建立了适合杂交棉的良种繁育体系。该品种广泛适宜于长江流域棉区、江淮丘陵棉区和黄淮棉区的无病或轻病地种植,现已在安徽省内累计推广68.4万hm2,新增皮棉10316万kg,在鲁、苏、赣、鄂、新疆等省区示范种植也获得成功。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