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所属分类: |
农业 |
项目来源: |
成果推广计划 |
技术持有方姓名: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所在地域: |
北京 |
是否中介: |
否 |
是否重点项目: |
否 |
技术简介: |
棉、菜饼生物脱毒生产酵母饲料技术与设备
经过轧取油脂的棉籽、菜籽饼粕,具有相当大的热值和特殊的生物价值,是一项急待开发利用的饲料酵母资源。 目前我国每年产棉、菜籽饼粕500万吨以上棉籽、菜籽饼粕中,蛋白含量都高达35%~40%。另外还含有脂肪、糖及维生素等。但我国的棉籽、菜籽饼粕中还含有毒性物质游离棉酚及硫代葡萄糖甙,因此用于饲料的不足30%左右。其余的全部还肥于田。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毒工艺,都属物理、化学的方法。理化脱毒方法,虽可使部分棉、菜籽饼粕蛋白获得应用,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它们或者脱毒率不够高,或设备尚未完善,或者成本高,而且大部分加工工艺会影响棉、菜籽饼粕中的营养成分,降低营养价值。同时,用化学制剂、有机溶剂处理后残存的气味和色泽往往降低了棉、菜籽饼粕中的营养成分。因此,有必要继续寻找低成本、高效率、工艺设备简单的棉、菜籽饼粕处理方法。通过对各种脱毒机理的分析并依据现代生物工程理论。进行了深入广泛地研究、试验,包括大量实验室试验及畜禽饲养试验。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生物脱毒率达90%以上的工程菌种,脱毒后的棉、菜籽饼粕富含维生素、活性酶,蛋白含量达到45%,产品分别作为蛋白源和复合生物添加剂配置成配合饲料后,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生物效价和较低的饲养成本。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受到了用户及有关部门的好评。 一、技术特点: 经机榨或浸出制取油脂后的棉、菜籽饼粕经原料混合、调制后接入3—5株具有对棉菜籽饼粕毒素具有降解作用的菌种,经微生物发酵后,其代谢产物产生的活性酶可有效地降解棉酚及芥子甙,并将部分植物蛋白转换成菌体蛋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酶类等营养物质。即能达到脱毒的目的,又可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最终产品脱毒率达到90%以上,蛋白含量提高10%以上。 1、财务分析 生产规模:日处理10吨,年产2000吨 日处理25吨,年产5000吨 生产条件:车间占地面积:年产2000吨规模为200m2;装机容量:120KW;蒸汽量:250公斤/小时。 车间占地面积:年产5000吨规模为300m2;装机容量:200KW;蒸汽量:400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