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热交换器管板管口涂膜防腐
  • 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生产线
  • 预应力钢网络结构及其应用
  • 仿不锈钢镀
  • MB-96丙烯腈催化剂
  • 磁性隐型锁
  • 甘氨酸合成新工艺(生产农药等用重要原料)
  • 超细粒子回收陶瓷微滤膜显威
  • 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制造方法
  • 500t/a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开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内高压液力成形<%=id%>


    所属分类: 铸造 项目来源: 自创
    技术持有方姓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所在地域:
    是否中介: 否  是否重点项目: 否 
    技术简介:
    内高压成形技术发展起来的背景是汽车、飞机等机器需要减重使结构轻量化。结构轻量化可以降低成本和燃料消耗,减轻污染。但是结构轻量化如采用轻合金和复合材料,就会造成成本太高,故现采用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在结构上采用“以空代空”即对于承受以弯曲或扭转载荷为主的构件,采用空心结构既可以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又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内高压正是生产空心轻体件的先进技术。与传统的冲压工艺,内高压成形具有以下特点:
    ⑴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对于中空心轴类可以减轻40-50%,有些件可达75%;对于汽车上典型件:发动机支架为例,散热面积增加24%。
    ⑵可减少后续机械加工和组装焊接量。以散热器支架为例,散热面积增加43%,焊点由174个减少到20个,装备工序由13道减少到6道,生产率提高66%。
    ⑶减少零件和模具数量,降低模具费用。液力成形件通常仅需要一套模具,而冲压件大多需要多套模具。发动机支架零件由6个减少到1个;散热器支架零件由17个减少到10个。模具费用降低20-30%。
    ⑷提高强度与刚度,尤其疲劳强度。以散热器支架为例,垂直方向提高39%;水平方向提高50%。
    ⑸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已应用零件统计,内高压件比冲压件平均降低15-20%。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发动机托架生产为例,冲压件成本是51美元,内高压件43美元,每件节约8美元,以年产200万件计,新增利润1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亿)。
    目前我国在高内压成形领域处于空白,但机械工业基础良好,急需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在开发解决了高内压成形关键技术后,通过对现有技术装备的改造,可以形成空心轴类件和汽车轻体件的生产基地。一方面可以供应国内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生产配件供应欧美汽车公司,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据预测,到2004年北美生产的汽车中,将有50%的构件采用内高压件。
    技术水平: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应用领域:适用制造沿构件轴线变化的圆形、矩形载面或异型截面空心构件,如汽车制造领域的发动机托架、散热器支架、底盘构件、车身框架、座椅框架、前轴、后轴及驱动轴、凸轮轴及排气系统异型管件等以及飞机制造领域的发动机中空曲员轴和复杂管接件等。
    技术转让内容: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