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所属分类: |
生物技术 |
项目来源: |
自创 |
技术持有方姓名: |
天津大学 |
所在地域: |
天津 |
是否中介: |
否 |
是否重点项目: |
否 |
技术简介: |
苯乙酸是医药、农药和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特别是青霉素生产中需要量极大。苯乙酸的传统生产方法是通过苄基氯的氰化钠取代、再水解的工艺。该法工艺路线长、成本高,特别是使用剧毒的氰化钠,给操作和废液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该工艺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苯乙酸为片状结晶,而该工艺直接得到的产品为粉体,不易被用户接受;二是该工艺采用由氯化钴、铁粉等转化合成的羰基钴的催化剂,虽然反应条件温和,但钴催化剂回收问题没有解决,产品的成本过高,这两方面的原因限制了这一工艺的使用,目前国内所建的装置基本上没有正常生产。 该新工艺针对以上两问题开发研究,并取得突破:(1)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结晶过程,使产品外观、纯度完全达到或优于市面的产品,过程非常简单,处理量大,对于600吨/年的装置只须在原工艺中增加一个2.5立方米的结晶器,溶解过程中须加热至120摄氏度,结晶时只须冷却至室温。 (2)研制的钴催化剂回收技术,采用的完全是无机盐生产中的常规技术,工艺中最高温度<120摄氏度,最低温度25摄氏度,全部为常压操作。钴回收率大于90%,回收CoCl2.6H2O的费用为<2万元/吨。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