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年产100吨盐酸克林霉素原料药及50吨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产业化
  • 扩建年产100吨1.8%阿维菌素杀虫剂
  • 基因工程重组人白介素11的研究开发
  • 紫草素提取技术
  • 核酸羊胎素及其系列产品
  • 细胞刺激集落因子生物制剂
  • 黔金丝猴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研究
  • L-谷氨酰胺发酵生产
  • 降糖发酵功能食品的研制
  • 高产微生物油脂菌种的选育及应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生物絮凝剂的研制<%=id%>


    所属分类: 生物技术 项目来源: 自创
    技术持有方姓名: 华南理工大学 所在地域: 中科院
    是否中介: 否  是否重点项目: 否 
    技术简介:
    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体或其分泌物提取,纯化得到的安全、高效的新型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范围广、活性高、作用条件粗放,据报道可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中,目前,已发现具有絮凝性的微生物17种以上,其中,絮凝剂效果突出,研究较深入的有以酱油曲霉制成的AJ7002,以拟青霉属制成的PF101和用红平红球菌制成的NOC-1,在多种难降解废水(畜产废水,建筑加工废水,印染废水)及迅速消除活性污泥膨胀中取得显著成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该项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来,使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微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生产应用成为可能。1992年,美国生物细菌控制系统分司(Biological Bacteria Control System Inc),从天然海藻和芦荟中提取出能释放“荷尔蒙”的生物絮凝剂(Biological Flocculant),在生活污水处理中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从此,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拓展到生物絮凝剂的范畴。
    当今水处理生物技术中酶作用的深入揭示,和固定化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载酶生物絮凝剂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从而使絮凝剂技术赋予了生物降解的能力。
    研究者预言生物絮凝剂必将取代传统絮凝剂。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低,主要代表是台湾的邓德丰,国内的王镇,王孔星,张本兰的研究,并有程树培,辛宝平等的综述报导。大都在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水平上。
    生物絮凝剂将水处理物化和生化两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处理复杂多变,难降解的废水,将大幅度提高单元技术诸如活性污泥法、SBR、UASB等的综合效率,从而使大规模城市生活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成为可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期,将可能形成全新的水处理理论和技术。
    本项目立题于着眼国际上絮凝研究的最前沿,又紧密结合我国的环保产业政策和国情,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絮凝剂与酶的承载技术,载酶生物絮凝剂的酶活性,絮凝性能的测定。
    2.载酶生物絮凝剂分子结构的分析鉴定,各项表征指标及其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
    3.载酶生物絮凝剂批量生产技术,典型废(污)水处理性能试验。
    4.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纯化及性质测定。
    5.研究絮凝剂产生菌产絮凝剂的影响因素,测定其分子量,结构。分析测定其絮凝素表达基因,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大规模人工生产的可能性。
    6.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典型的废(污)水处理性能。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