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卷烟展销柜(立体)
  • 膳食革命重大发现--益寿养生米肠
  • DIY饮料瓶水壶
  • 带镜面反光器的灯
  • 一种发电装置
  • 可自动调节的机动车大灯
  • 阑尾炎特效药(口服液)
  • 将电石乙炔改性后用作汽车工业、民用燃方法
  • 节水匀灌装置及雨水采集方法的应用
  • 骨刺风湿乐(外用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适于婴幼儿的汽车安全座<%=id%>

    专利技术信息

    专利名称

    适于婴幼儿的汽车安全座

    专利号 ZL200420036142.5 所有权人 吴晟
    完成时间 2005年6月 关键词 汽车 安全 座椅 专利
    所属单位 个人 联系人 吴晟
    地区 湖南 城市 长沙市
    详细地址 芙蓉中路一段203号 邮政编码 410008
    联系电话 13908453401 传真号码 未知
    公司网页 未知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性质   实用新型  
    成熟度   其它 合作方式   普通转让
    标的金额   500000 所属行业   交通运输
    实物图片
    暂无图片 成果演示Flash 暂无FLASH 成果演示视频 暂无视频
    项目介绍
    专利名称: 适于婴幼儿的汽车安全座
    专 利 号: ZL200420036142.5      专利证书号:第711679号
    联系人:吴  晟      
    电  话:1390845340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  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203号(双鹤医药大厦)  邮  编:410008

    介绍:
    一种适于婴幼儿用的汽车安全座,可应用于任何乘用车。该项目是在不改变汽车传统座椅原有外观尺寸及乘坐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设计,从而增加婴幼儿安全乘坐功能,该装置在汽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保护婴幼儿的乘坐安全。

    分析:
    1、众所周知,汽车在行驶中如发生撞击等事故,乘员的身体尤其是头部会因为惯性的冲击而向车头方向剧烈摆动,头部和颈椎部位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颈椎部位本来就很脆弱的婴幼儿,但该装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该装置设计位置低,且婴幼儿乘员是背靠车头方向(即汽车前进方向)乘坐,同时有四点交叉式安全带固定,当汽车在行使中受到来自正面或者其他方向的撞击时,由于婴幼儿乘员的头部及颈椎部位是搁在靠背上,因此不会发生因为惯性冲击而产生的剧烈摆动,从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因为该装置设计位置低,占用空间小,所以当车辆因事故受到来自正面、侧面、后面等任何方向的撞击,而导致车身变形,车顶坍塌,甚至是发生连续翻滚等,汽车座位位置一般都可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从而婴幼儿乘员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挤压,并且该装置的四点交叉式安全带可对婴幼儿乘员进行有效的固定作用,防止了婴幼儿的抛甩,避免了婴幼儿的伤害。
    3、该装置坐板上形成的凹窝有助于婴幼儿乘坐平稳,同时在四点式安全带的固定作用下,可防止好动的婴幼儿乘员将头、手伸出车外,大大降低了行车中的安全隐患。
    4、该装置平时不使用时可供*乘坐,不影响座椅原有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外观尺寸,当车上有婴幼儿时,又可翻开坐垫专供婴幼儿乘坐,该装置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外置便携式幼儿座椅相比,使用更加简单、方便、经济、安全。
    5、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儿童安全乘坐方式为外置便携式儿童安全座,该安全座需要使用者另外花钱购买,在使用时需要临时安装固定,并受到车型限制(例如:捷达车的安全座不能安装在富康车上使用),同时因为外置便携式儿童安全座在使用时婴幼儿乘员是面朝车头方向乘坐,从而无法有效保证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婴幼儿乘员的头部及颈椎部位因剧烈惯性摆动而造成的伤害。另外外置便携式儿童安全座在不使用时需要随车携带并占据行李箱大量空间。本专利产品与其相比,有着使用时更方便、更安全,不使用时不占用车内任何空间,不需要另外花钱购买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国外及国内还没有同样的装置,该装置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由于本专利项目有长达10年的专利保护期,因此产品在市场上几乎不会受到来自同行业的任何竞争,投资商可以做到市场完全独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