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抽屉密码锁
  • 创造人间奇迹的发明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供油装置
  • 多功能砌块成型机
  • 龋齿牙痛终身愈防散
  • 发动机净化助力结构
  • 管路堵漏器
  • 一种床用手提电脑折叠桌
  • 多功能山地车
  • 轻便型妇洗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无框玻璃门拉手锁<%=id%>

    专利技术信息

    专利名称

    无框玻璃门拉手锁

    专利号 200520050501.7 所有权人 ounanping
    完成时间 20050311 关键词
    所属单位 wu 联系人 ounanping
    地区 湖南 城市 ddd
    详细地址 dddddddddd 邮政编码 424000
    联系电话 13054000245 传真号码 未知
    公司网页 未知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性质   实用新型  
    成熟度   有样品 合作方式   合资办厂
    标的金额   10000 所属行业   机械五金
    实物图片
    暂无图片 成果演示Flash 暂无FLASH 成果演示视频 暂无视频
    项目介绍
    你好。
    我叫欧南平,联系电话:07358221830、13054000158。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经过努力发明了一项国家专利,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玻璃门锁(玻璃门拉手锁),经过市场的调查分析,这项专利产品的开发是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
      玻璃门因为美观、价廉而广泛的被人们应用在各个商业场所,如公司、酒店、银行、工厂、商店等地方。玻璃门的广泛使用,对玻璃门的锁门成了一件麻烦事。以往对玻璃门的锁门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用链条锁或:“U”形锁锁住玻璃门两边的拉手,从而锁住门。二:在玻璃门上下两边加上不锈钢的门夹,将锁安在下玻璃门夹上,另外在地板上打锁门孔,从而锁住玻璃门。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缺点,第一种方法很不美观,使用也不方便,每次使用都要两只手完成,开门时的锁保管也是一件麻烦的事。第二种方法安装复杂,安装费用很高,使用也不方便,每次开门、锁门都要蹲下去,而且锁门孔经常被尘土等填塞,造成锁不住门。
         本发明不仅具备普通玻璃门拉手的功能,而且具备锁的功能,克服了上面介绍的锁的缺点,具备了成本更低、功能更强大、安装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外观更美丽等优点,并且已经成功申请国家专利,综上所述,新型玻璃门锁具备了上面的五大优点,并且使用广泛,已经申请专利的保护,因此完全可以相信,专利产品新型玻璃门锁的开发是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的。(已经做过初步国内市场调查)
    本发明主要是将玻璃门外边的两个拉手分别做成带锁身的拉手和带锁舌的拉手,推动锁舌转动,使锁舌运动到锁身处,触动锁身锁住锁舌,从而完成锁门功能。反之,则完成开锁功能。
    具体实施如下:面对玻璃门,将玻璃门外的左边拉手的主拉管(与玻璃平行)分成两个半圆管部分,外半圆管部分与支撑管(与玻璃门垂直,用于固定主拉管)固定连成一体,内半圆管穿圆孔,圆孔比支撑管略大,穿过下支撑管与外半圆管紧连接在一起,从外看是合成一个圆管的主拉管,但是主拉管的内半圆管因为是套在支撑管管上的,因此内半圆管可以围绕支撑管做圆周转动,从而形成了可旋转的拉手锁舌;将玻璃门外的右边的主拉管的下端做个可以锁住左边拉手锁舌的锁身,想锁玻璃门时,用手把左边的主拉管的内半圆管(也就是拉手锁舌)围绕下支撑管转动,转到右边主拉管的锁身时,锁身锁住左边的主拉管的内半圆管(拉手锁舌),从而完成锁门功能。开门时将钥匙插入右边的主拉管的钥匙孔,旋转开锁,锁身放开左边的主拉管的内半圆管(拉手锁舌),从而完成开锁。并且可以在左边的主拉手上装上纽动弹簧,这样一开锁后拉手锁舌就会自动的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在拉手锁舌刻上“暂停营业”、“请勿打扰”、“请勿通行”、“销售电话”等字样,这样在开锁的状况下拉手锁舌在左边主拉手的下半部(内面),因而看不见字,锁玻璃门时拉手锁舌转动,字就能被看见了。(附:玻璃门拉手锁示意图。)
               
    新型玻璃门锁既美观又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安装简单,已经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并且生产出样品,经过市场的调查显示,本专利产品的开发是能获得巨大的利润的。



    顺祝
    商祺
                                                                                                                
             欧南平
                                                                                                                   2006-03-1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