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利技术信息
|
专利名称 |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专利技术转让
|
专利号 |
2004200301 |
所有权人 |
董先生 |
完成时间 |
2005年1月 |
关键词 |
扣件 |
所属单位 |
重庆高吉公司 |
联系人 |
徐小姐 |
地区 |
重庆 |
城市 |
重庆 |
详细地址 |
重庆杨家坪 |
邮政编码 |
400050 |
联系电话 |
023-61595978 |
传真号码 |
未知 |
公司网页 |
重庆吉牌扣件 |
电子邮箱 |
[email protected] |
|
性质 |
实用新型 |
|
|
成熟度 |
中试 |
合作方式 |
其它合作方式 |
标的金额 |
120万 |
所属行业 |
建材装饰 |
实物图片
|
暂无图片
|
成果演示Flash |
暂无FLASH
|
成果演示视频
|
暂无视频
|
|
项目介绍 |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 技术转让 (专利实施许可) 公告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由重庆高吉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开发,本公司拥有该产品专利、商标、非专利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质量保证体系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权。
钢管脚手架扣件,全国每年需求量至少在6亿件左右,每省年均需求量至少在2000万件左右,具有长期的市场需求。本产品适宜于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以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利润,故本公司特向全国各省市进行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
1.转让方式——贴牌技术转让(含授权地域内全部生产、经销权)
贴牌转让——由我方提供全套生产技术、指导对方组织生产(可采用“有厂化”及“无厂化”两种生产模式),指导对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吉”牌作为产品商标,在当地生产销售及出口国外,我方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我方派员担任贵方项目技术总监,提供本产品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全套知识产权软件,全程负责在当地批量生产出合格产品。
2.转让对象——全国每省级行政区,只转让一家,省内转让收入,归省总代表商
1)具有组织规模生产、销售能力的企业,并在该省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2)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
3)具有品牌经营理念与经验、诚信经营的企业。
3.转让金
区别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情况确定。(港、澳、台及境外转让金另行确定)根据国家权威部门2004年各省经济情况的综合统计数据,分别确定三类转让金标准:
一类省、市(10个):每个省市转让金为180万元。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上海、辽宁、四川、湖北。
二类省、市、区(10个):每省市区转让金为120万元。分别是:福建、湖南、黑龙江、安徽、北京、江西、广西、山西、云南、吉林。
三类省、市、区(10个):每个省市区转让金为60万元。分别是:天津、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甘肃、海南、青海、宁夏、西藏。
4. 付款方式:付款总额及方式期限,可根据转让对象要求垄断的地域、生产规模、当地市场
状况及经济能力等,由双方协商决定。
5. 管辖权——吉牌扣件贴牌转让工作由本公司直接管辖,其它任何公司、部门、个人无权对
外转让。
双方签订的协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印制的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文本,并报相应的主管机关登记备案。
6. 备索资料报告
①《吉牌钢盖安全扣件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②《吉牌钢盖安全扣件生产与工艺管理方案》
③《吉牌钢盖安全扣件销售与租赁营销方案》
④《吉牌钢盖安全扣件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手册》
⑤《吉牌钢盖安全扣件生产系统组建模式方案》
⑥《吉牌钢盖安全扣件成本与利润核算方案》
重庆高吉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023-61595978 徐 红
吉牌钢盖铁座复合式扣件 技术特征
近年来,各地脚手架坍塌事故频发,钢管扣件专项整治工作发现,各地在用扣件的质量合格率常常为0;全铸铁扣件(以下简称铁扣件),其扣件盖板在使用中断裂是引起脚手架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扣件*”、“扣件杀手”已成为威胁建设施工安全的重大隐患。
探索铁扣件、全钢板冲压扣件(以下简称钢扣件)、钢盖铁座扣件(吉牌扣件,以下简称钢盖扣件)的技术特征及其所具的市场特性;从中找到合乎国家质量标准,合乎市场需求,合乎中国国情的新产品定位。
按照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扣件的材质标准为可锻铸铁KTH330-8,生产工艺为沙型浇铸,质量标准规定了扣件的抗滑、抗破坏、扭转刚度,抗拉、抗压等力学标准[1],这个标准是衡量扣件质量的,合乎施工及中国国情的好标准,也应当是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质监安监管理部门应当坚定不移执行的合法标准,本文均以这一标准对各种产品进行客观的评价。
一.全铸铁扣件的技术特征
铁扣件尤其是其盖板在使用中断裂,是其自身生产工艺及材质不能克服的技术缺陷。
1.铁扣件材质构成与控制误差大
铸铁扣件采用的原材料均为各种不同型号的废钢铁,其品种高度的不统一,采取最原始的冲天炉 冶炼工艺,按国家KTH330-08要求,冶炼中应当加入铋、铝、硅、硼等贵金属形成铁水成份的补充与调节,应每吨铁水略须增加200-300元的生产成本,是否加入贵金属及进行成分调节,属于人为控制,故市场上的产成品其材质成分构成误差很大,很难寻找到材质完全达到KTH330-08的标准产品。[2]
2.铁扣件生产工艺与控制误差大
浇铸成型的扣件必须经过热处理(回火),使其石墨化才能成为可锻铸铁,需将成型扣件在回火炉中回火9600-7200达>60小时左右,每吨产品需增加能耗等生产成本200-300元,其热处理过程必须有严格的监测,但现在的生产往往凭经验在控制这一工艺过程,故产品质量难以稳定达到KTH330-08。[3][4]
3.铁扣件结构与装配误差大
由于沙铸工艺,自身规定的设计误差是mm级,产品在热处理时处于无序堆码状态,在回火中难免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发生率几乎达到100%,加上产品钻扎、铆合等工序的误差,使产成品的结构误差均达到了数毫米以上,虽然正规厂家最后对产品进行了“重力整形”,但其整形方式不能消除金属自然回缩反弹形成的误差。
4.铁扣件盖板断裂的不可避免
由于上述工艺及结构造成的综合误差,使铁扣件与钢管贴合时,总是出现间隙性贴合,即扣件的某一局部(点、块、线)首先贴合到钢管,当紧固扣件后,这最先按触钢管的局部,即成为受力和应力最集中的部分,而扣件盖板又是扣件中受力最大的部分,其受力厚度又是扣件中最薄的部分,故扣件,尤其是其盖板在重压,晃动时发生断裂,造成脚手架松散解体而坍塌就是必然的了[5]。
二.全钢冲压扣件的技术特征
针对铁扣件抗断裂、抗滑能力不足,上海及江苏近年来推出了一种全钢板冷冲压成型的新扣件并制定了行业标准《钢板冲压扣件》(JG3061-1999)[2],虽然全钢扣件的材料厚度已达4mm(冷冲压极限),但其扣件的整体力学性能,尤其是抗扭转(抗形变)性能并没有完全达到铁扣件的力学性能,其生产成本及销价均在标准铁扣件的2-3倍,故其虽然解决了铁扣件使用中发生断裂的问题,但市场对其接受率很低。
1.钢扣件基座刚度不如铁扣件基座
作为扣件基座,材质的刚度是第一位的,刚度不足则易发生形变,钢扣件的基座是钢质,其延展性好,但刚性不如铁座。
当扣件紧固后,其基座也发生形变,并给对应方向的紧固造成困难,形成来回张缩状态,钢管往往不能被扣件完全紧固,使其抗滑能力又大打折扣。
2.钢扣件结构不如铁扣件结构
钢扣件基座丢弃了铁扣件的哈弧形结构,以平板式结构(上而尚有凸出的铆钉)而与钢管贴合,使钢管与扣件的面——面贴合面积大为减少,降低了摩擦阻力,使其抗形变抗滑能力又大为降低。
3.钢扣件的形变导致了重复使用的困难
钢扣件抗扭转(形变)能力不足(未达国家标准)[1][2],直接降低了其抗滑能力,尤其是重复使用时,现场要修复形变增加了困难及成本,重复使用后的性能更差,据使用单位称,钢扣件成了一次性使用产品,其单价又高,市场上接受起来就非常困难。
吉牌钢盖铁座复合式扣件 产品说明暨质量保证
■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性能特点
防断 全钢盖板 [专利技术]
结构先进,全冲压成型,强度及韧性达到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彻底消除了老扣件因盖板断裂导致脚手架坍塌的安全隐患。
防滑 贴合面好且面积大 [专利技术]
保证了钢管与扣件呈无间隙面贴合状态,且贴合面积最大,克服了老扣件与钢管呈点或线贴合,消除了钢管滑脱及盖板断裂的隐患,从而保证和提高了脚手架的整体力学性能与安全性能。
防脱 T型开口 [专利技术]
保证了在钢管变异的情况下,螺杆始终被螺帽垂直正确固定,消除了螺杆滑脱的可能。
防锈 盾化处理 [专利技术]
整件经过钝化及上漆双重防锈处理,其抗锈蚀能力大为提高,寿命远远超过老扣件。
快速 紧固端变短 [专利技术]
扣件紧固端延伸部缩短了5mm,使装卸扣件,由原来需旋转5圈以上,降为只需3圈左右,显著提高了工效。
■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 服务保证
1.包使用 包用一年,维修免费。
2.包合格 承担质监局检查不合格的全部经济法律责任。
3.包安全 本产品由保险公司承担100万产品责任险。
■吉牌钢盖安全扣件 使用说明
1.吉牌扣件用于建设施工搭设外径为48mm的钢管脚手架、井架,模板支撑架等工程,也可用于市政、水利、化工、冶金、煤炭、船舶等工程施工所需要。
2.吉牌扣件的使用规范、保管、运输,按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执行。
3.吉牌扣件宜用F20防锈油浸渍保养,可大大增强扣件抗锈蚀的能力。
详情请阅:中文网络实名——3721-重庆吉牌扣件
联系电话:023-68446439 023-68410433 023-61595978 023-61595944
联系人:董先生 徐小姐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