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模式下的自动指纹识别技术专利转让<%=id%> |
|
|
|
专利技术信息
|
专利名称 |
验证模式下的自动指纹识别技术专利转让
|
专利号 |
03112615.4 |
所有权人 |
佳骏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完成时间 |
2002年11月26日 |
关键词 |
自动指纹识别技术 |
所属单位 |
佳骏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夏小姐 |
地区 |
江苏 |
城市 |
南京 |
详细地址 |
南京市中山东路218号长安国际中心1403室 |
邮政编码 |
210018 |
联系电话 |
025-84653399 |
传真号码 |
未知 |
公司网页 |
www.winca.com.cn |
电子邮箱 |
[email protected] |
|
性质 |
发明专利 |
|
|
成熟度 |
其它 |
合作方式 |
独家转让 |
标的金额 |
未定 |
所属行业 |
电子电气 |
实物图片
|
暂无图片
|
成果演示Flash |
暂无FLASH
|
成果演示视频
|
暂无视频
|
|
项目介绍 |
专 利 号:03112615.4
一、 项目简介:
指纹作为人的一个生理特征,它具有唯一性、普遍性、终生不变性以及不可复制性等特点,因此可以用来人作为识别一个人真实身份的有力依据。我们的研究重点是自动指纹识别的底层核心处理技术,它是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所采集到的模板指纹图像和验证指纹图像的相似程度来判别这两幅图像是否来自同一个人,从而达到识别一个人真实身份的目的,具有相当广泛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系统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在吸收前人的成果之余,提出了一些新的算法思想。经查新,我们的技术在国内外都未出现相同报导,具有新意。鉴定委员会对我们的项目给出如下鉴定意见:
1)该项目综合运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指纹特征信息定义、自动指纹识别的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可快速、准确地鉴别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其整体性能满足实际需要,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该项目提出了指纹区域频率概念,实现了基于区域水平的纹线距离估计新方法,突破了纹线距离离估计的传统思路,所求得的频率信息、方向信息准确可靠。
3)该项目提出了快速细化算法和改进的OPTA算法,形成了一种综合的图像细化方法,指纹骨架细化完全、平滑,运算速度快。
4)该项目采用了Gabor滤波器对指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结合形态学来提取指纹细节特征信息,使得所提取的特征信息能够准确、可靠地表征指纹的唯一性;利用三角法筛选出可能匹配基准点,从而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指纹识别。
二、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
本项目中的软件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动指纹识别底层核心处理算法。自动指纹识别底层核心技术已经通过了大量数据库样本的测试和实际应用试验,得到了很令人鼓舞的结果。如果能有足够的资金给予支持,增大样本数据库的容量,做大量的测试,并和企业单位紧密合作,做大量的实际应用试验,在些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逐步硬件化、产品化,将给身份验证领域带来一场革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
2002年11月22日在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对“自动指纹识别底层核心技术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认真测试,并对自动指纹识别系统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与现场测试,现报告如下:
一、性能设计指标
平均注册时间:0.79秒;
平均匹配时间:0.14秒;
拒绝注册率:0;
拒真率:<2%;
授假率:<0.01%;
等匹配误差率:0.57%;
绘出ROC曲线.
二、测试所用设备
ZY202-B光学采集仪一台;
NJU2000指纹数据库一个;
微机二台:PIV CPU 1.4G,PIII CPU 750M.
三、测试结果
平均注册时间:0.76秒;
平均匹配时间:0.078秒;
拒绝注册率:0.00%;
拒真率:<1.0068%;
授假率:<0.0082%;
等匹配误差率:0.47%;
ROC曲线
四、测试结论:
测试组成员对本项目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指纹数据库2400枚指纹,通过计算机57600次假匹配关系下的比对运算和6480真匹配关系下的比对运算),得到了ERR、FMR、FNMR和ROC曲线等一系列性能参数。结合测试结果(包括对测试组三位成员的现场采集的指纹)和实际操作演示(即对现场采集的测试组成员的指纹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验证)。鉴定会测试组成员一致认为:该自动指纹识别底层核心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并优于设计要求。
五、技术转让方式:专利独家许可,转让费 万元.
该专利项目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功能独特,使用方便。在专利法的保护下可独享一定的市场份额。诚望有创新与现代管理意识的企业实施该项目,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