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好于3721的项目
  • 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
  • 一种除臭器(环保专利合作或转让)
  • 声波灭蚊驱蝇器
  • 高低可调节的充气枕头
  • 蔷薇红液
  • 一种芦荟白酒
  • 隐蔽式银行运钞交接
  • 旋转动力*器
  • 五捆绑黄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一种多功能的全自动煮饭柜<%=id%>

    专利名称 一种多功能的全自动煮饭柜  
    专利号: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陈先生  
    联系人 陈先生   电话 0596-2620113  
    传真 0596-6266760   OICQ    
    手机 13599593944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  
    所处省份 福建 -- 漳州  
    专利领域 电子与信息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所处阶段 试制阶段  
    专利说明及技术指标 (一) 专利名称<br>
    一种多功能的全自动煮饭柜<br>
    本产品的专利号为03253301.2<br>
    本专利人希望的转让方式:技术入股、合作开发、许可经营、独家转让。<br>
    <br>
    (一)产品介绍<br>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使用者只要将米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储米箱中,煮饭时只需按动柜体表面的按钮,本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实现淘米、洗米、给水、煮饭过程,操作非常的简便;煮稀饭时,本实用新型电饭锅锅盖下方的固定盘在不定向小马达的带动下,不停地来回转动,固定盘上的排气孔和转动盘上的排气孔时而重合,时而错开,从而可以适量地排出电饭锅内地过量的水汽,达到煮稀饭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储米箱、煮饭设备和消毒柜集于一个柜体中,使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自动煮饭、储米以及消毒餐具功能,更加节省空间。<br>
    (二)产品特点<br>
    1、 一般家庭煮饭用的电饭锅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饭锅通常都能实现烧煮过程温度调控的自动化,能够煮出高质量的米饭。但是烧煮以外的操作,如量米、淘米、洗米、下米、加水等动作均需由人工操作来完成,除了麻烦之外,人工的操作具有不确定性,对米和水的量难以准确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煮出来的米饭的质量。目前,也有研制出自动完成量米、淘米、洗米、下米、加水等动作的煮饭机,但是结构复杂、造价高、实用性不强,不利于在普通家庭中推广实用。 本专利的价值在完成特定功能的基础上设计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在普通家庭使用,节省人工和厨房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价值正在于此;<br>
    2、 现有的电饭锅通常只适于自动煮干饭,而不能自动煮稀饭,在煮稀饭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干预,这是因为煮稀饭时在沸腾过程中大量的稀饭汤会从锅盖边沿溢出,需要人工间隔性地断开电源或打开锅盖让过多的水汽排出,极不方便。本实用新型适合煮稀饭和干饭,在煮饭过程实现全自动,无须人工干预。<br>
    3、现有的电饭锅和储米桶通常是分开的,即使是自动煮饭机,也需要人工将米从储米桶取出,再加入煮饭机中,家庭中的餐具消毒柜通常也和电饭锅没有联系,分别为独立的设备,因此占用了较大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将储米箱、煮饭设备和消毒柜集于一个柜体中,使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自动煮饭、储米以及消毒餐具功能,更加节省空间;<br>
    4、亚洲大多数国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本机的出现将受到各个家庭特别是妇女的喜爱。本机不但在家庭,在学校、工厂食堂也将成必备用具,所以为本产品推向市场后提供了较大的利润空间;<br>
    5、目前广告对人们选购商品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专利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专利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则无形广告和卖点,拥有专利授权的产品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br>
    <br>
    发明人:  曾福龙<br>
    联系人:  陈先生<br>
    联系电话:0596—2620113   (0)13599593944<br>
    E-mail:[email protected]<br>
     

    中国创业投资网(www.wineast.com)
    应用前景  
    专利人/单位
    介绍或备注
     
    转让与许可方式 技术转让  
    其他合作方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