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简介:
张晓漪,男,1928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曾任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人防学会副理事长。获1998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离休。鉴于自行车近百年来在交通、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越性受到世界各界重视,中国又是拥有5亿多台的大国,应有所作为。报刊、杂志等媒体及骑车人都反映长期或长时间(一次半小时以上)骑行时鞍座会对人体会阴、腿窝、外生殖器官及肛门附近的人体组织产生挤压、摩擦、硌及汗腌等作用。从而易使人感到不适和疼痛,久之还易引起慢性病变(前列腺、痔疮……等)甚至影响生殖功能。现多采用增加鞍座弹性及放软垫等方法,都未能从实质上解决上述矛盾。分析了骑车时人体臀部肌肉组织运动与鞍座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经人体力学计算设计和实践检验,找到其实质:将过去骑车人用自己的人体组织去适应鞍座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改成通过"垫座"使鞍座适应人体组织的正确途径。使长期或长时间骑车人感到舒适轻松,极大的减少上述危害。
技术简介:
垫座的技术特征是由托垫、通气槽、系紧绳等构成。托垫是两块贴放于鞍座后部的、对称的、可与鞍座表面相适应的厚垫。骑车时能将人体重量通过耐压能力最强的坐骨下臀部肌肉直接传给鞍座,而耐压能力弱的会阴、肛门等部位处于不受外力挤、擦、磨硌、腌的自由活动状态使骑行时感到舒适,是垫座的构造核心。两托垫间形成通气槽。
我国城乡约有4.5亿人骑自行车(仅北京市即有1000万台以上)。垫座能使所有骑自行车人健康舒适,特别是中老年人及职业骑车者(如投递员、运动员……等),社会效益明显、市场前景良好。一切以缝纫机为生产的单位(服装厂、鞋帽厂、箱包厂等)皆可试产或转产,也可建新厂。垫座主要用于现有的自行车上,也可用压塑方法制成待生产的鞍座座面使之成为新形鞍座。缝制垫座成本(材料及人工)约3~5元/个,市场售价经调研可在10元/个以上。批量生产时,8小时一班的产量约为15~20个/人。愿通过洽谈进行专利技术转让:普通实施5~8万元,省市地区独占25~30万元,国内独占90万元。如地址合适也可商讨其他方式。可通过信函或电话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