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专利 代理 机构:.... 代.. 理.. 人:.. . . 摘要 . .本申请电动车辆使用的一种特殊结构轮毂电机,是把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次级转子和电磁场气隙空间等,直接设置固定在车轴上,来构造成机电一体化的特殊结构的轮毂电机。它结构简单可靠、功率大、成本低、易安装使用。去掉了电机铸铁外壳及机械变速箱、联轴器、传动轴等机械传动部件和使用计算机、变频、调压技术等,来直接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车轮,故能增加电动车辆的内部使用空间、增大电机使用功率、增加车辆行驶距离、提高车速、节省能源、无噪音运行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 主权项 . .1、电动车辆使用的一种特殊结构轮毂电机,是由车轮轴充当电机轴,与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次级转子、电磁场气隙空间和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等,共同构造而成,其特征在于:利用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次级转子、电磁场气隙空间与其转轴心线平行和初级定子与次级转子是作相对旋转运动的特性,把去掉了铸铁外壳的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内圆环面,翻到外面来作为其初级定子圆环体的外圆环面,并通过其内圆环面上的内圆环紧固钢圈,被安装联结固定在轮毂电机的车轴上,而把其次级转子外圆环面翻到里面去作为该次级转子圆环体的内圆环面,同时相应地把它放大制作成套在该初级定子的外圆环面外面,及设置安装在由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的外圆圈边上,并由其支撑在两个轴承上面,来构造成一种直接设置在车轴上的轮毂电机;如附图所示,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圆环体及其外圆环面(1),被其内圆环面里的内圆环紧固钢圈(10)夹紧固定,紧固钢圈(10)的内圆环(11)部分,被以销、键传统机械方式设置固定在车轴9上;旋转电机的次级转子圆环体及其内圆环面(2),则是套在初级定子外圆环面(1)的外面,并被安装固定在轮毂电机两側轮辐圆面体(12)的外圆圈边上;旋转电机的初级定子外圆环面(1)与其次级转子内圆环面(2)之间的间隙很小,即是在它们中间构造成了旋转电机圆环体形状的旋转电磁场气隙空间(3);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 的内圆环,是被设置安装在宽轴承(5)上,并与宽轴承(5)一同被以传统机械方式设置固定在车轴(9)上;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的外圆圈边上的两个圆环面,被设计制作成(14)所示的垂直相交或近似垂直相交,并能承重的外圆环面形状,与轮毂电机次级转子圆环体(2)及其两边的两个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圆环面构成的限定机械位置不变化的正交环面(14)紧密配合,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一个完整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次级转子圆环体(2) 的外圆圈部分,与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的外圆圈部分的联结,既可以如附图所示的全部使用螺栓(13)联结,也可以将轮毂电机一側的一个轮辐圆面体(12)的外圆圈部分,与轮毂电机次级转子圆环体(2)外圆圈部分的一边,制作成一个机械整体,而仅使电机另一側的一个轮辐圆面体(12)的外圆圈部分,再与轮毂电机次级转子圆环体(2)的另一边外圆圈部分及其边上的限位正交环面(14)紧密配合,并用螺栓(13)联结紧固,或者是使用其它的传统机械方式将它们联结紧固成一个机械整体;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既可以制作成如图示的两个平面圆,也可以制作成两个弧面圆,或者是制作成一个平面圆与一个弧面圆来使用;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其次级转子圆环体(2)的外圆环面上装配车轮外钢圈及充气车轮胎等;该轮毂电机,既可以是制作成一个密闭整体,以防尘埃和雨水进入,也可以是在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的面上,开设通风散热装饰孔,以便电机散热,此时的轮毂电机外面车轴(9)上,也可以加装防护装饰面罩;轮毂电机的供电导线和压缩空气导管,都是通过车轴(9)上开设的浅槽(8),被设置进入电机内部2个圆环形空间的;在电机初级定子圆环体(1)的内圆环面里的内圆环紧固钢圈(10),与车轴(9)之间构造形成的2个圆环形空间里面,供电导线是可以直接与电机初级定子线圈组接线;压缩空气导管,则是沿着车轴(9)的圆周围分布,在对准电机圆环形气隙空间(3)周边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个空气导管吹气嘴,以便使用高压空气流,去除电机圆环形气隙空间(3)里面可能会进入的尘埃、水汽等,同时也为了使电机更好地散热;在车轴浅槽(8)上面设有保护里面导电线和导气管的薄盖子;轴承(5)的内端盖(7)和外端盖(6),分别被螺丝固定在轮毂电机两側的两个轮辐圆面体(12)的内圆环部分的里边和外边;在外端盖(6)外面的车轴上,可以加装端盖的外防护圈,以保护外端盖与车轴之间的*缝隙;电机初级定子圆环体(1)上面开设的线圈槽孔(4) 里面,是用于嵌入导电线圈绕组的;留露在其定子矽钢片周边槽孔(4)外面的导电线圈绕组部分,可以使用绝缘漆、环氧树脂类绝缘材料密封固定保护。.
中国科技资讯网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