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连接单元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 液体容器和采用液体容器的喷墨记录设备
  • 层压体、密封膜和容器
  • 二层电路软板的高效率制程方法
  • 印刷机色模滚筒分版输墨装置
  • 转轮式胶印印刷机的胶皮清洗方法及清除胶皮清洗液的方法
  • 液体喷头的驱动方法以及驱动装置
  • 喷墨头的供墨结构
  • 压电式喷墨晶片的成型方法
  • 设置锯齿形压力调节装置的墨水盒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油墨盒<%=id%>

    类 号: 41J2/175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2002.3.28 JP 2002-090322;2002.7.26 JP 2002-218192;2002.8.1 JP 2002-225295;2002.7.23 JP 2002-214079
    申请(专利权)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地 址: 日本爱知县
    发 明 (设计)人: 佐佐木丰纪;西田胜纪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 理 人: 侯佳猷
    摘要
      提供一种可基本上将油墨使用完到最后的油墨盒。油墨盒具有由大致球面形状的凹面形成的油墨收容凹部(320)、包覆该收容凹部的开口部的可挠性膜(302)。传感器杆(360)的一端凸状配置在收容凹部(320)内的最深部,另一端向收容部(320)外延伸。随着油墨收容部(320)内的油墨的减少,可挠性膜(302)向油墨收容凹部内下降。一旦油墨残留量极少,张力板(306)的两端与收容凹部(320)的内周面抵接,固定在张力板中央的可挠性膜(302)的中央部分克服张力板(306)的弹性而下降。并且,在油墨基本上用完之时,可挠性膜(302)的中央部分推压传感器杆(360)的残留量检测点(365)。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凹面部的油墨收容凹部; 将该油墨收容凹部的凹面部的开口侧包覆、随着油墨收容凹部内的油墨 残留量的减少向所述凹面部可变形的可挠性膜;以及 其一端的油墨残留量检测点凸状配置在该油墨收容凹部内的该凹面部、 另一端向该油墨收容部外延伸的传感器杆, 通过所述可挠性膜向所述凹面部变形,该可挠性膜推压所述传感器杆的 油墨残留量检测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