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分 类 号:
C02F9/14;C02F9/02;C02F1/62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
地 址:
300071天津市卫津路94号
发 明 (设计)人:
张振家;李克勋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天津市学苑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 理 人:
解松凡
摘要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方法,属于环保与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耗能高、占地大、无法有效的去除氮、磷、色度、重金属以及难降解的有机物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污水经过格栅和沉砂池预处理后,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磷、重金属和以胶体及悬浮物状态存在的有机物以污泥的形式进入厌氧反应器,经过厌氧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沉淀的上清液经过后续的好氧处理去除有机物并将氨态氮转化为硝酸态氮。厌氧出水与好氧出水混合后再经缺氧处理进行反硝化脱氮,最后经过二次曝气和沉淀,彻底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净化。本方法具有节能、高效、水质好,设施占地面积小、投资和处理成本低等特点。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净化工艺流程,城市生活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过程
预处理后,其特征在于还要依次经过以下过程:
(1)投加混凝剂(13)
(2)混凝反应(14),产生混凝反应,混凝悬浮物、胶体状态类污染物、难
降解的有机物、磷和重金属
(3)沉淀池(16),得到其污泥和上清液,上清液进入
(4)好氧反应(5),在此对上清液进行好氧曝气
经过沉淀池(16)得到的污泥进入
(5)厌氧反应(17),去除大部分有机物、色度、难降解有机物、磷和重
金属,并为后面缺氧反应(18)中氮的缺氧反硝化提供所需要的COD
从好氧反应(5)的出水和厌氧反应(17)的出水混合后进入
(6)缺氧反应(18),利用厌氧反应(17)出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
氮
(7)好氧反应(5),在此再次进行好氧曝气,降解剩余的有机物
(8)二沉池(6),沉淀有机物污泥,使污泥和水分离
(9)净化后的水(7);得到净化后的水
厌氧反应(17)处理得到的大部分污泥进入
(10)脱水(11),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再经过
(11)后最终处置(12),填埋或焚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