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将建造自己的人造太阳
  • 培育含有人体基因的转基因母山羊
  • 虚拟地质学家充当火星宇航员(图)
  • 非典疫苗将进入二期试验阶段
  • 科学家利用血管细胞培育出血管(图)
  • NASA研制成球型太空摄像机(图)
  •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丙烷燃料电池
  • 寻找大脑记忆的密码(图)
  •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银河年龄(图)
  • 惊天一撞为哪般?(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世界

    美国科学家观测到超流体运动

    由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沃尔夫冈·克特勒主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6月22日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了高温费米子超流体,并实际观测到了超流体的运动。

      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属于费米子的锂同位素锂6的原子蒸气冷却到亿分之五开(热力学温度单位,0开相当于零下273.15摄氏度,即绝对零度),并观察到了超流体现象。在如此低温条件下制备出的超流体称为高温费米子超流体确实有些奇怪,但克特勒解释说,温度随着粒子的密度而增加,他们实现的蒸气超流体临界温度,如果折算成固体金属中粒子的密度就已高于室温,是目前最高的临界温度。

      超流体与超导体类似,是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时表现的奇特性质,这时候物质粒子中的阻力会完全消失,粒子以“整齐划一”的规律运动。早先,科学家观测到的超流体现象发生在玻色子身上(自旋为1、2、3或其他整数值的粒子),而另一类基本粒子——费米子(自旋为1/2、3/2、5/2或其他半整数的粒子)没有表现出超流体性。不过自2001年以来,美国、奥地利、德国的多个研究小组报告说,将费米子在极低温度下配对,可以表现出玻色子的特性。超流体是玻色子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现在世界上有多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实现费米子的超流体态,而克特勒等人率先实现了突破。

      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先将锂6蒸气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左右,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