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们的寄主是什么关系呢?是和谐相处,还是你死我活呢?史密斯的结论是“毫无疑问,二者兼而有之”。当然,大多数动物,包括海胆和人类都会沦为这些细菌致命毒素的受害者,但有一些动物已经成功地学会与毒素细菌共存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
近期日本的研究表明,河豚血液细胞边缘有河豚毒素特有的凝固蛋白,而在马蹄蟹和巫毒蟹体内也发现了同样的蛋白。换句话说,虽然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是天生的杀手,但它们在一些海洋和两栖动物体内求生存的目的,可能就是以毒素换取营养——以谋求自由存活在水中,只要条件适宜,它们便能在这些有机物体内生长繁殖。史密斯说:“在河豚肠道内或兰鳍章鱼唾液腺中安家落户,有利于毒素细菌从寄主那里获得食物,但同时它们也为寄主提供了珍贵有效的防御武器。”
细菌为什么要产生河豚毒素还不清楚。有生物学家认为,可能性最大的解释是河豚毒素只不过是普通细菌新陈代谢的副产品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河豚毒素可怕的毒效纯属偶然。
看来,经过长期的演变,一些动物已经成功地把河豚毒素转变为对付袭击者的毒液或威慑性武器。人类也正在努力利用这一毒素。神经生物学家使用的分子探测器就使用了这种毒素。微量毒液甚至还有治疗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已经发现,老鼠被注射少量河豚毒素后,能够避免患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癫痫病。
当然,有的科学家担心河豚毒素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因为,生产河豚毒素的细菌比一些恐怖分子培养的微生物更容易提取和培养。因此,像史密斯这样的专家竭力提议“应该对河豚毒素大量生产的条件加以限制”、“恐怖分子利用这些细菌应当引起关注”。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