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各地的动物园中最受游人珍爱的一个原因。可惜由于它们仅生活在亚洲地区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再加上目前的数量已十分稀少,大多数是濒危物种,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动物园展出过这种鸟。
世界上现存的5种角雉,根据它们羽色的不同,人们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分别叫做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和黄腹角雉。前三种在我国仅见于西藏南部,分布区很狭窄,数量也很少。红腹角雉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陕西、湖北和广西等地,算是比较常见的角雉。而其中的黄腹角雉则是我国特产的珍禽,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浙江的局部山区内,是角雉中分布最靠东边,栖息地的海拔最低的种类。
世界上的5种角雉,究竟是在哪种环境内生活,吃什么,又是怎样繁殖的,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所以仍是鸟类学中的一个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连续在浙江省鸟岩岭自然保护区作了6年考察,每年在野外工作4~7个月,我们还将微型的无线电发报机安装在黄腹角雉的背上,每天不停地追踪发射出的信号,从而得以长时期地接近它们,观察它们的生活方式,这才一点一点地揭开了秘密。这些发现引起了国内外鸟类学家很大的兴趣,因为通过这些发现也能了解到其他角雉是怎么生活的。
1850年左右,有一个名叫凯波特的英国商人在中国作盐吏,他从市场上购得一只黄腹角雉,不知道是什么鸟。几年之后,他把制成的标本带回英国,请他的朋友,博物学家古尔德鉴定。古尔德发现,这是一个尚不为人所知的新种,为了记念凯波特的功绩,他将这个新种定名为“Tragopan caboti”,意思就是“凯波特角雉”。1882年,黄腹角雉首次从中国运到欧洲饲养,然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绝迹了。1960年,又有几只活鸟通过香港运到英国饲养繁殖,至今已繁殖出约200只左右的后代,并分散到美国、西德及加拿大等少数国家的动物园内。由于这些个体都是少数亲鸟的后代,又长期饲养在笼内,它们的习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遗传上的缺陷也愈来愈明显,因而了解该种野生种群的现状并设法保护野生种群,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了。
国外有些鸟类学家甚至猜测,在中国野外生活的黄腹角雉大概也只剩60多只,因而将它列入世界濒危物种。黄腹角雉栖息在海拔800~1400米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内,其中,最常见的树种是高大的水青岗、青岗、甜槠、交让木、石烁、杜鹃以及黄山松等。各种青岗和交让木的果实和种子,是黄腹角雉的秋、冬季主要食物。尤其是交让木的叶子,黄腹角雉几乎全年都离不开它。
角雉是怎样形成配偶的,过去不太清楚。通过几年来对黄腹角雉的观察,这个秘密被揭开了。原来它们早在漫长的冬季结群时,就逐渐地形成配偶,后来又加上数目不等的雄鸟和幼鸟。群内那只体格健壮的雄鸟,时刻追随在雌鸟左右,并猛烈驱逐群内或群外的、试图接近雌鸟的其他雄鸟,有时难免还要发生激烈的武斗。这个占据统治地位的雄鸟,称为“优势雄”。当然,一旦有更为强壮的雄鸟侵入并将它打败,后者就会替代它的位置。到了来年春季,这种争夺就愈发激烈了。3月下旬,得势的雄鸟占据一片山林,请晨,它发出宏亮的、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哇——,哇——,嘎嘎嘎嘎嘎”,宣告它是这片领地的占有者,并跟邻近的雄鸟进行激烈的鸣叫。一有空闲就不停地在雌鸟面前作复杂的求偶表演:面对雌鸟蹲伏,头颈一上一下地点动,突然角肉竖立、肉裙展开,然后快速抖动双翅。
到高潮的时候,身躯一下子挺立起来,翅膀夹紧,并发出一种长长的“吁——”声。这样的表演,一天要出现几十次,连续可达几十天。雌鸟起初对这种莫明其妙的舞蹈漠不关心,常常看了一半就转身走了。正在兴奋地进行表演的雄鸟,遇到这种场合,有如泼了一身冷水,情绪顿时低落,舞蹈也就半途而废了。但是,经过几百次的表演,雄鸟往往最终征服了雌鸟的心,双双结成恩爱的伴侣。
角雉在树上筑巢,这在雉类中是少见的,大多数雉类都在地面筑巢。窝的结构非常简陋,雌鸟选择高树上横枝干的合适地点,用腹部将积存的苔藓和落叶压成一个浅窝,使在里面产卵。一般隔一天产一枚卵,每窝2~4枚,偶尔可产到6枚。卵比鸡蛋大一些,土棕色上面布满了红褐色的细斑点和灰紫色的大型疏斑。孵卵完全由雌鸟负责,雄鸟起先还偶尔到窝旁巡视一下,几天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它是去单独活动还是又去找别的雌鸟配偶,目前还不太清楚,不过很多雉类是一雄多雌的。
雌鸟单独承担孵卵和带领孵出的雏鸟的任务,担子实在不轻,这或许是它们成为濒危物种的一个原因。在经常是细雨绵绵的气候条件下,雌鸟整天得专心致志地伏在窝内给卵加温。遇到阴雨天气,雌鸟常常是连续1~2天不离窝,并微微张开双翅,用身体遮挡雨水,以保持卵的温度。即使是好天气,雌鸟一昼夜也只离窝觅食一次,大约1-2个小时,就得急匆匆地返回,以免发生意外。然而,就是雌鸟离开巢窝的短暂瞬间,给了一些专门盗食鸟卵的鸟类以可乘之机。一些鸦科鸟类,例如这里的松鸦和灰树鹊,很喜欢偷吃其他鸟类的蛋和雏鸟。它们整天在林内巡视,一旦发现了黄腹角雉的窝,就看准时机,趁雌鸟不在而将卵吃掉。
此外黄腹角雉恋窝的习性也令人啧啧称奇,曾经有人在它孵卵期间爬到树上拉它的翅膀,黄腹角雉并不逃去,而是紧紧护住它的卵,用嘴拼命地啄击并发出像猫叫一样的恐吓声。这种习性可以驱逐一些不太凶猛的动物,但若遇到猛禽和猛兽,反而害了自身的性命。我们曾亲眼看到一种小型食肉兽——青鼬,偷偷地爬上了树,朝着孵蛋的黄腹角雉扑去,也遇到过豹猫将雌鸟和蛋捕食的场面。
经过28天辛劳的孵育,少数未受灾祸的巢窝顺利出雏了。小雏鸟浑身被褐色的绒毛,它们一会几次快地从母鸟的肚皮下探探头,一会儿索性爬到母鸟背上扇翅膀,片刻之后,又赶快钻到母鸟肚皮下面去暖身体,因为这时它们还没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时候,母鸟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整天紧闭双眼,片刻也不离窝,直到三天之后才带领雏鸟下地觅食,这种母爱实在令人感动。
黄腹角雉雏鸟翅膀上的飞羽,要比同龄雉鸡类的羽毛早成熟得多,所以孵出后不久就可以扇翅作短距离飞行了,这是它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雏鸟离巢之后,在雌鸟的保护下游荡觅食,一遇危险即沿水平方向向前直飞。由于山势极为陡峻,雏鸟飞不多远即可栖在坡下生长着的大树的梢上。这也是黄腹角雉为什么常选在山脊地点筑巢的一个原因,因为以这种方式活动,会一步步地移向低地,待移动到沟底之后,雏鸟已具备展翅高飞的能力了。
黄腹角雉之所以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角雉的性成熟比较迟,繁殖力也较低,再加上行动相对比较迟钝,容易被豹猫、鼬、猛禽等天敌捕食,这是它成为濒危物种的内在因素。同时,孵卵季节的连续阴雨,往往造成孵卵失败。而典型栖息地的林木被破坏以及滥捕乱猎。则是致危的主要外因。因而保护环境,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此外,也有人探讨能不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建-工种群。这个想法是很鼓舞人心的,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野禽在长期间养过程中在结构、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家禽化”问题,近亲繁殖所导致的遗传性缺陷问题。而且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是否会将家禽中传染的流行病带给野禽,从而引起事与愿违的毁灭性的后果?这些都是值得生物学家深入研究的课题。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