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出色的捕虫技巧
  • 谈  蛙
  • 别小看癞蛤蟆
  • 娃娃鱼
  • 鸟中清道夫——秃鹫
  • 蛇颈龙今天还存在吗
  • 活化石——鳄蜥
  • 散香龟
  • 趣谈鳄鱼
  • 奇特的抚幼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鸢类种种

    bsp;  赤鸢是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和中东的一种鸢。它跟我国常见的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羽毛呈红褐色,因而得名“赤鸢”。赤鸢体长0.6米左右,双翅展开达1.6米,尾也是叉形。每到繁殖季节,雌雄赤鸢在天空中比翼齐飞,万里晴空像一个巨大的“舞场”,雄赤鸢尽情地上下翻飞,向雌赤鸢展示自己的飞行本领。“互订终身”之后,雌雄赤鸢便一同“叽叽叽叽叽……”地欢叫着飞到它们中意的巢址,“安家立业”。赤鸢的巢大部分是旧巢,很大的可能是它们这一对前一年用过的。巢一般建在接近森林边缘的高大树木上,这使巢不仅成为它们的孵卵“场”,还成了它们的掺望塔,非常便于搜索猎物。当然,旧巢必须经过修理才能使用,于是“夫妻”双双忙碌起来,它们用嘴叼来小树枝、苔鲜、各种各样的纸条、兽毛、烂布头,甚至还从附近人家晾衣绳上叼来衣服,真是“不拘一格选巢材”。

        当舒适的巢修好后,雌赤鸢便产下2~4枚卵。4月中旬,浑身长满灰色绒羽的小雏便出壳了,它们张开大嘴,不停地鸣叫讨食。雄赤鸢便急忙外出为雏鸢捕食,这时,雄赤鸢每天出猎多达6次,每次行程至少也有20多千米。
      
        赤鸢的食谱跟鸢一样庞杂,它们吃田鼠、家鼠、旱獭、蛇、蠕虫、动物尸体及腐肉等等。在食物紧缺时,赤鸯还会为“孩子们”去“讨饭”。当然,严格他说它们并非真正地“讨饭”,它们只是悄悄地站在正在撕食食物的大型猛禽或猛兽身边。如果食物的主人“大发慈悲”,就会剩下一些吃不完的食物,赤鸢便把这些剩食“收拾回家”。
      
        在幼雏孵出的第一个星期里,雄赤鸢总要单独外出,为“全家”捕食。一个星期之后,雌赤鸢才跟“丈夫”一同出猎。
      小赤鸢出世后45天左右开始“锻炼”翅膀,它们站在巢边,不断地扇动翅膀,但不能起飞。“父母”对小赤鸢的练习漠不关心,每天仍不断出猎,全凭小赤鸢自己不断摸索。练习4~5天之后,强壮的小赤鸢就试着做第一次飞行了。在小赤鸢练飞的这段时间内,“父母”格外地忙碌,因为练飞的小赤鸢总是吃不饱。赤鸢“父母”一次次出猎,回到巢中把食物往巢里一放,便又急忙飞向狩猎场”。而巢内,随着它们一次次地飞回,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抢食斗争”。饥肠辘辘的小赤鸢们互不相让,争先抢食。当然,强壮的小赤鸢总是占上风,生存竞争即使在“兄弟姐妹”之间也无例外!几个月后,翅膀练硬了的小赤鸢们离开了“家”,开始了独立生活。
      
        鸢类中,有不少奇特的种类。例如,有一种分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及南美洲地区的鸢,它叫做蜗牛鸢。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这种鸢专以蜗牛为食,但怎么个吃法却鲜为人知。后来,一位名叫赫伯特.朗的美国探险家根据他在英属圭亚那的观察,详细地描述了蜗牛鸳吃蜗牛的方法。原来,当蜗牛鸢拾到一个蜗牛时,它并不急于行动。它用爪握住蜗牛壳,静静地耐心等待。当蜗牛认为万事大吉,身体缓慢伸出壳时,蜗牛鸢使用尖利的嘴准确地刺中蜗牛的肉身,2分钟后,蜗牛便瘫痪了。然后,蜗牛鸢摇动硬壳,甩出蜗牛的肉身。这时,它们才迫不及待地吞下蜗牛肉,连蜗牛封闭硬壳的角质化厣也一同吞下去。
      
        蜗牛鸢的这种取食方法的确独特有趣。然而,更有趣的是分布在印度—马来亚地区丛林中的另一种鸢——鹃隼。它们可以用脚掏取藏在树洞中的动物。它们的脚如同猴子的“手”一样灵活。它们的脚踝,就是一般人们印象中的鸟的“膝关节”,不仅可以向前弯曲,而且还可以向后弯曲,如同人的手腕那样。
      
        蜂鹰也是一种鸢。它们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蜂鹰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蜂鹰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虫甚至长有毒刺的成年蜂。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蜂鹰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而转移栖息地。冬天,它们则又回到较温暖的地区。蜂鹰不仅吃蜂,它们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据记载,蜂鹰在我国东部丘陵和南方很常见。蜂鹰嗜食蜂类,给养蜂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在另一方面,蜂鹰也啄食害虫,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益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