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海蛇的肺有发达的气囊,能贮藏足够的空气,以便长时间地潜在水下。有几种海蛇可以潜入50米深的海中,并可在海中呆两小时以上。此外,海蛇的皮肤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同,它那可渗透性的皮肤也能吸取氧气,30%的氧气是由皮肤“吸入”的。海蛇由于特殊的皮肤渗透能力及由于食物的摄取,而给体内带来过多的盐分,但海蛇具有特殊的盐腺和舌下腺,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
海蛇的咬人有时不会让人感到剧烈疼痛,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因为海蛇毒性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虎纹蝮蛇是一种人人皆知陆栖毒蛇,而海蛇的毒性要比虎纹蝮蛇高2至4倍,比眼镜蛇毒高50倍!海蛇咬人后,毒液由肌肉经血液进入心脏和肾脏,使其丧失功能而衰竭,最后停止呼吸导致死亡。海蛇以鱼为食,对于一些体型较大的、有反抗性的鱼类来说,海蛇只有靠它的毒液来击败对手。让对方变成自己的猎物。有时被海蛇咬后的危害性并不太大,因为海蛇并不是每次咬物都注入毒液的。海蛇也不是主动攻击性的动物,有经验的潜水者有时会在水底将海蛇捉在手中玩耍。
在人口密度较大、海蛇较多的地方,海蛇对人构成一定的威胁。大多数的海蛇咬人的事件发生在印度与马来西亚之间海岸水域,如捕鱼者不慎踩上了海蛇,或者在捕鱼时一不小心被海蛇咬伤。在南美洲每年死于海蛇之口的人达数千人。
海蛇广泛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温暖海域,南到澳大利亚的西北、东部沿海至塔斯马尼亚,东到中美的西海岸,西到非洲的东海岸,北到亚洲东北的日本海。各种海蛇中以长吻海蛇分布最广。中国的沿海也有海蛇,只是在大西洋却没有它们的踪迹。
在50种海蛇中,一种外表有条纹的扁尾海蛇属于最古老的海蛇。这种海蛇在产卵期会有规律地从海中集体登陆,借肋它们发达而交叠的腹鳞,它们能成群地爬上海岸的岩石上,将卵产在岩穴中。这种条纹扁尾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有时一个庞大的群体由成百上千条海蛇组成。
刚从卵中孵出的幼海蛇立即就会下海,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海中之蛇”。幼海蛇的生长速度惊人。胚胎有充足的时间吸取海蛇母体的营养,一旦孵出,它们的体长已达母体的三分之一,体重约是母体的十分之一,母蛇每次产卵6枚,成活率也很高。
大部分的海蛇在海洋的上部寻找食物,以鱼为生。每当雨季来临,河水中带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浑浊的河水中有大批前来觅食的鱼类。这时也招引了成群的海蛇进入河口和海的交界处,有时渔民的网也能打到上百条的海蛇。在巴拿马沿海一带,我曾看到数百条海蛇游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到一米。
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中的海蛇数量相当多。这种海蛇腹鳞已退化,它们一上岸就无能为力了。这种海蛇腹部为-、背部为杂色条纹、军舰鸟与鹰类不会以其为食,鲨鱼、海豚与大部分海鸟也不敢碰它们。那种鲜艳的体色已成为它们的警戒色。它们似乎没有什么天敌。
对海蛇来说,人类才是真正的威胁。早在70年代初,菲律宾不少商家就发现海蛇的皮可制作鞋、提包、皮衣和装饰品而有利可图。渔民们在以出产海蛇而闻名的菲律宾加陀岛大肆捕捉海蛇。仅仅在1974年,就有45万条海蛇被捕杀。现在加陀岛人们再也见不到成千上万的海陀聚集的壮景。渔民又去其他岛屿搜寻海蛇。在马尼拉,每年要加工上千个海蛇皮件。出于商业的目的,捕蛇业在菲律宾已无法限制,目前在澳大利亚海蛇捕捉业也方兴未艾。
和其他动物一样,海蛇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引人注目的动物,动物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要维护自己生存,其前提就是要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