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及在人体吸血传病的蚊、蝇、蠓、蚋等。也有捕食蚜虫,介壳虫的食蚜蝇,寄生多种害虫体内的寄蝇等。
27.蚤目 已知有2200种。体小型而侧扁,皮肤有弹性多刺毛,翅退化。触角短锥形,三节。复眼小,无单眼。口器刺吸式。后足跳跃式,跗节5节。腹部大而扁,末端臀板发达,起感觉作用,无尾须和产卵器。如跳蚤或蚤,外寄生于鸟、兽及人体,吸食血液,并能传染鼠疫等严重的疾病。
28.缺翅目(绝翅目) 已知约12种。身体微小,柔软。头部大,口器咀嚼式。触角短,念珠状,仅9节。复眼发达,单眼3个。胸部长,前胸发达可动。有无翅和有翅两型。有翅型翅也能脱落,且两对翅均膜质,前大后小,狭长,翅脉退化。足疾走式,跗节二节。尾须短多毛,一节。如缺翅虫。多成群生活在树皮下、腐烂的木头或腐殖物中、土中等处。有的外形像白蚁和啮虫。本目昆虫较稀少,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缺翅虫属于比较原始的一类昆虫,其形态特征虽有不少特化部分,但也保留着许多原始的性状,在研究昆虫演化和分析区系特别方面可提供宝贵资料。197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复生先生在西臧采到该目一种昆虫,为我国首次记录。
29.啮虫目 已知约900种。身体微小,柔软。头大而灵活,有的种类有明显的Y形缝。触角细长,丝状。复眼大而凸出,左右相距甚远,单眼3个或无。口器咀嚼式,唇基大而突出。翅两对或无,有翅时翅膜质,前翅大,后翅小,翅脉较少,凸出,有少数横脉,有的翅面有松散的鳞片。前胸缩小如颈。足较发达,能跳跃,无尾毛。喜群居,生活于树上或室内栖息,生活室内的多为无翅的种类,常为害于书簿、纸张、面粉、谷物以及毛皮等动物制品,干制的昆虫标本也多被食害,有些种类生活在野外树叶上,或树干下面,有些生活在蜂巢、鸟巢里面。啮虫、书虱属于此目。
30.食毛目 约有2500种。体形小,扁平。头大能动。触角短,3-5节。眼退化:复眼小,无单眼。中后胸愈合。翅退化,足攀登式。跗节仅有1-2节,爪有或缺。无尾须。口器为变形的咀嚼式(常以上颚括取鸟兽的羽毛、绒毛,毛、皮肤及其分泌物以及伤口疮疤等)。本目昆虫主要寄生于鸟及哺乳类,寄生量多时,对寄主很有害,使其羽毛脱落,寝食不安,鸟虱、鸡虱等均属此目。
31.虱目 已知约500种。身体微小,扁平。头小向前突出。无单眼,复眼退化。口器为极特化的刺吸式。触角3-5节。胸部三节全部愈合。无翅,足攀登式,跗节仅1节,末端为一单爪。腹部无尾须。如虱子。寄生于人体或兽体上,终生不离寄主。虱子不但吸血骚拢为害,并能传染很多重要的人、畜疾病。
32.缨翅目 已知约2500种。身体微小,细长而略扁。头方形或长方。触角短,6-9节。复眼突出,单眼2-3个,或无。口器左右不对称故称锉吸式。翅两对,狭长如带,膜质,翅脉极少或无,翅缘密生长毛或刚毛。足短小。腹部无尾须。颜色多为黑色、褐色,也有红色、-等不一。多生活于各种植物上,花和果实中最易找到。有的为害棉花、烟草、葱、豆类、稻、麦等作物。有些种类则捕食红蜘蛛、蚜虫以及其他小虫,还有的在树叶上作成虫瘿,有的栖息于树皮、石块下,或土中、腐殖质和垃圾等处,或生活在苔藓及某些菌类上。如蓟马。
33.半翅目 已知约5000种,是昆虫纲中第五大目。体小型至大型,头小。触角多为丝状,3-5节。口器长喙形刺吸式,向前下方伸出。复眼发达,单眼两个或无。翅两对,前翅一半硬化为革质或角质,一半为膜质,休息时平放背上。足捕捉式或跳跃式、游泳式。前胸宽大,中胸小盾片明显,腹部无尾须。半翅目昆虫极多,陆生或水生。生活水中的如田鳖、负子虫等。陆生的如缘蝽、猎蝽等。植食性半翅目许多是农业上重要害虫。肉食性的亦很多,捕食昆虫及其它动物,有的还食人血或外寄生。
34.同翅目 已知约16000种。是昆虫纲中第七大目。体微小或大型。触角一般短小,3-6节,刚毛状,有的形状特殊,或很长而多节(9-25节)。口器刺吸式,生于头部下后方。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翅两对,前翅大,膜质或革质,后翅小,或退化为平衡棍,休息时翅呈屋脊状斜放背侧,有的种类完全无翅。足三对,跗节2-3节,或不分节,有的前足特化为开掘足,后足为跳跃足等。腹部无尾须。本目昆虫包括蝉、浮麈子、蚜虫、介壳虫等。大部分为农林主要害虫,有些种可借助口器传播植物病害,如蚜虫。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