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鸣叫声,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即使是同一种昆虫发出来的鸣叫声,也不会是同样一个音律。那么它们怎样“弹拨琴弦”和“调音定调”的呢?这就得先从每个昆虫的发出声音的器官的构造和声音的来源说起。
人们常说蟋蟀是振翅而鸣,这话千真万确。蟋蟀成虫的胸部,长着两对发达的翅,前面的一对翅膜较厚,叫做复翅。翅的两侧向下弯曲,分别覆盖住腹部的背面和两侧,后翅较薄,平时像一把柔软的折扇,折叠起来隐藏在前翅下面,因而不易见到。在雄性中复翅的中部内上方,生长着发达的发音器官,而雌蟋蟀的复翅却没有发音器官,而且翅也较短,腹部末端除与雄蟋蟀一样有两根带毛的尾须外,还拖着根矛头状的产卵管。
雄蟋蟀的发音器官,是由复翅上的音锉和刮器两部分组成。音锉长在前翅基部一条斜翅脉上,上面顺序排列着数十个像锯子一样的小齿。刮器则长在音锉前下方,是一条比较坚硬的翅边。蟋蟀鸣叫时,总是右复翅盖在左复翅之上,两个复翅高举在背上成45°角,然后由胸肌牵动两翅,不停地张开又闭合,这样两个翅上的刮器,便与相反方向翅上的音锉产生磨擦,造成复翅上的镜膜震动,发出清脆的鸣声。音律的高低与长短,由刮器对音锉的刮击轻重和连续性来调节。刮击的程度重,复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