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爱动脑筋的大象(图)
  • 斗鸡趣闻
  • 加工虾皮的的毛虾(图)
  • 瓢虫吃介壳虫的故事
  • 哺乳动物的走和跑
  • 牦牛(Bos grunniens)(图)
  • 林鼠(Neotoma)(图)
  • 美洲獾(Taxidea taxus)(图)
  • 棕熊(Ursus arctos)(图)
  • 毛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s)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蔓足动物——藤壶(图)

    /> 此时它把壳紧闭,只留一极小的孔,既能使空气进去,又防止水分严重散失。还有一种小藤壶,放在桌上达3年之久仍未死,其间只是每个月短暂地放在水里1或2天,说明它的生活力极强。


      藤壶是如何繁殖下一代呢?

      它们是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任何一个成熟个体既可为父,又可作母。它们并不把配子排放在水里,而是体内受精。充当雄性的个体有一个很长的可以弯曲的管状交配器,基部和雄性生殖腺相连,交配时伸出交配器向周围搜索探察目标,遇上相邻的个体就把交配器伸到壳内,把精子输送给对方。因为藤壶是群栖动物,附近总会找到结合的对象。受精卵在成体藤壶外套腔里发育成无节幼体才放出去,一只成体藤壶可以产出13000个幼体。


      无节幼虫有长长的触须,并不摄食,体内有油球,可增加浮力,使它能接近水面活动。随着油球的消耗渐沉至海底,经过几次蜕皮后,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所以此时它到处活动。固着场地的选择对一个藤壶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若固定在没有食物的地方,它就会饿死;若是附近没有其他伙伴,它就无法交配繁殖,就会断子绝孙。但在长期演变过程中,藤壶获得了复杂的机制,确保它选择上的成功。


      幼虫靠触须上的触觉、化学感受器即嗅觉、味觉来了解周围环境。成体藤壶身上或基板脱去后会在原来附着的旧址上留下一种蛋白质,当爬行中的藤壶幼虫用触须接触到这种蛋白质时
    ,就会停下来在附近打转,一旦遇到一个成体,能判断出是同类栖息的地方,于是藤壶幼虫就会在附近徘徊,以找到一块空地。它可以花上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对这个岩石表面进行研究,看看这个位置空间是否足够大,是否能满足它将来生长和生活的需要。一般说它喜欢粗糙或有凹痕的岩石表面,尤喜欢老藤壶附着过的地方。这种选择行为确保了藤壶幼虫将来摄食和繁殖的需要。当找到满意的地方时,藤壶幼虫就会在那里安家落户。它先用触须上特殊的粘液腺将自己固定在那里,然后蜕一次皮,并转动身体使背朝下附肢朝上,这样将来附肢
    可以伸出壳外捕捉食物。它的背甲形成外壳靠粘液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同样靠粘液固定在岩石上。这种粘液在蛋白质上属方解石,与骨胶质相似,据分析,它由24种氨基酸和氨基糖组成,据说比环氧化合物粘合力还要强,使藤壶即使在水流很急的地方也不会被冲掉。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藤壶幼虫会游到其他地方去寻找,常延搁几天才固定下来。藤壶幼虫的能量来自类脂物储备,这些能量有2/3用来维持活动和变态,其余部分可维持它活2.5~4周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还没有找到适宜的场所,将可能没有足够的能量活到变态并进一步长到成体阶段。

                       藤壶与人类

      藤壶对人类来说是弊大于利。它们附着在舰船的底部,会大大降低航速,燃料消耗要增加26%以上,甚至达40%。全世界每年消除藤壶要花费上百亿美元。一般一艘1850吨的船在海中6个月,速度就会降低2海里。1905年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之所以使号称世界王牌的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沙俄舰队在一年多的航行中,船底附着了藤壶等附着生物,使其航速降低之故。藤壶附着在水下管道系统内,容易造成堵塞,产生事故。藤壶能破坏金属构筑物的油漆保护层,还和贻贝、牡蛎等养殖贝类争夺附着基质和饵料,是养殖业的大害。


      要说藤壶一点用处也没有也不公道。科学家发现藤壶的背盾收肌和减压肌是大细胞构成的,可用电子显微镜看到单个肌肉细胞的活动,因此可以用它的单个肌肉细胞作某些神经肌肉生理的研究。藤壶粘液的粘性甚强,甚至藤壶的化石经过几千年的沧桑仍牢固地附着在其他物体上。人们人工合成这种粘液,可以用来补牙,用来粘接建筑材料,简直像超级水泥;还可用来修船和粘接漏洞,在医疗上粘合伤口,手术开刀后不需缝合,只要涂上这种粘液就能使刀口牢牢地粘合在一起。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