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简单,以海月水母为代表来看,水母体是其生活周期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生活阶段,直径有10~20厘米,常在沿岸水域聚成大群。这种水母是雌雄异体。雌性在口腕部孵卵,一直到它发育成自由游动的浮浪幼虫阶段。浮浪幼虫经短期自由游动后,就固着在一个坚硬的地基上发展到水螅虫阶段称作螅状幼体,此时它捕食浮游动物。然后进入横裂过程,整个身体分裂成一个个小的水母体,就像仰放在地上的一摞帽子。此时的水螅虫就称横裂体。以后,这些无性生殖的小水母被释放出去,游向四面八方,成熟以后再一次重复这一过程。
海蛰的营养十分丰富,含蛋白质12.3%,脂肪0.1%,糖类4%,还含有很多铁、钙、磷和大量维生素,无论在生化结构上, 还是在人体吸收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其伞部可加工成海蜇皮,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无论煮、腌、凉拌、炸食均可;还可入药,有消积、化痰、除湿、祛风之效,也可治头风、白带等病。海蜇资源丰富,我国年产量加工后约为1万~6万吨。
奇特的本领
水母的身体柔软脆弱,不堪一击,似难以长久维系。但它有两个卓绝的本领保护自己昌盛不衰。
一个是以剧
毒触手作武器,使其不会被其他动物所消灭。箱水母60多条3米多长的带状触手上密布许多刺细胞,刺细胞内有毒刺和内装毒液的囊,一遇到鱼虾等猎物或受到刺激,便将致命的毒刺刺入猎物,将毒液注入使其中毒而死,再将其送入口中。
尽管水母如此危险,但有些刚孵出的小鱼和小虾等小动物,却喜欢聚拢到水母的伞下寻求保护,当然是以不被水母的触手捕到为限。
另一个是“听力”超群: 它有特殊的“耳朵” ,能听到风浪引起的次声波,使它在风浪到来之前就悄然隐于水下,不会被海浪击碎。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是20~20000赫兹,而0.0001~20赫兹的声波为次声波,它在海里传播很远,甚至能绕地球几圈,而且速度很快。强风与巨浪摩擦就会产生8~13赫兹的次声波,远处的风暴来到之前,水母能提前探测到,尽早逃之夭夭。所以经常会见到,一夜间水母大量拥来,绵延数里的海面上几乎是一片洁白,夜间还闪烁着磷光,非常壮观,而在暴风到来之前,又飘然无踪。渔民也常依水母的行踪判断天气的变化。有人仿水母结构设计了“水母目”
,可提前15个小时作出风暴预报。
僧帽水母的有趣传说
法海禅师因为干涉白娘娘和许仙的婚事,闹了个水漫金山,害了千万生灵。玉皇大帝非常生气,要捉拿法海掸师。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无处藏身。后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蟹壳中去躲藏。仓皇中,法海和尚不慎将僧帽跑丢了——这就是漂浮在水中的海蛰。也就在那一天,东海龙王的小女爱上了凡人鱼郎,趁月黑人静时偷偷地逃出了龙宫。龙王得知爱女弃宫出走,慌忙派出了虾兵蟹将去追寻。虾兵蟹将越追越近,龙女忽然发现海面上有一个漂浮的东西,急中生智躲了进去。龙王一怒之下施了个法术,喊道:“定”,从此,龙女再也没有从帽子底下钻出来。
至今,人们揭开海蜇伞一样的体盘,还能看到一尊面容白皙娇嫩、金丝银发的“少女”。据传,龙女遭到父王陷害后,身陷囹圄,愈觉父王残忍,于是她干方百计地搜集海中毒素,希望有一天同父王决一胜负。这也是人们在捉捕海蛰时,稍有不慎便被蜇得一片红肿的原因。传说毕竟是神奇的.然而捕捉海蛰时需加小心倒是真的。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