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奔龙化石后,季强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专家诺雷尔组建并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这具化石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季强表示,小型、无飞行能力的温血恐龙发育羽毛最初是为了保温,恐龙羽毛的出现明显早于鸟类飞行。羽毛的早期演化经历三个阶段:最先出现的是绒羽;接下来是正羽;正羽开始分翼,形成功能不同的羽毛,如尾羽和飞行羽等。
他说,除了羽毛,科学家发现恐龙与鸟类之间有一百多个共同的解剖学特征,如叉骨和灵活转动的腕。可以说,现代鸟类是长羽毛的恐龙的后裔。
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研究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世界上对鸟类起源的假说大致分为爬行动物起源说和小型恐龙起源说两种。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恐龙与鸟类的演化关系。
一九九六年在中国辽宁出土的中华龙鸟是世界上第一个鸟类与恐龙之间进化关系的例证。
之后中国科学家每年都在这一地区有新的发现,包括孔子鸟和始祖鸟等。这些肉食性兽脚恐龙都长有绒羽。季强说,这一系列发现有力地证明从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连贯性。
科学家最近又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两具奔龙化石。辽西化石群已经成为国际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点地区。季强说,在恐龙生活的年代,这一地区淡水湖泊星罗棋布,火山活动频繁。大批古生物被火山喷发出的有害气体毒死。沉入湖底的生物被火山灰迅速掩埋,在缺氧的环境下以化石的形式完好地保存至今。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