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宫廷黄鸡,又名黄雌鸡,是我国独有的具有观赏和药肉兼用价值的一个古老珍禽。它因具有金黄的体羽和黄喙、黄趾而得名。除“三黄”外,无论公母均还都有三毛,即头顶凤冠、腮长胡须、趾上长毛;有六翅,即除正常两翅外,大腿关节两侧还各生两束主翼,脚的第三、第四爪上长有轴羽。在唐代的《食疗本草》一书中就有黄雌鸡做中草药的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详尽的记载了黄雌鸡的药用价值,并明确标明黄雌鸡对肝炎、糖尿病、脾胃虚弱、痢疾等9种疾病有药用价值。在明清两代为专供皇宫观赏和御膳的贡品。民间称之为“御鸡”、“皇帝鸡”、“凤凰鸡”。北京圆明园北墙外肖家河村一带,曾专为皇室饲养过黄鸡。清末战乱频繁,此种珍禽流落民间。溥杰先生生前曾对黄鸡进行过考证,并确认:“这就是‘老佛爷’经常吃的鸡。”
中华宫廷鸡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尤其是雄性,看上去气宇轩昂:头上鲜红色7齿单肉冠,并生凤羽;颌下有皮肤和颈相连,皮肤上长有绒羽,片羽形成羽髯,颇有鸡王之相。鸡腿长有鸡翎管,其羽毛如同翅膀,在鸡跖部两侧也各生一束主翼羽,仿佛又生一对翅膀。怪不得民间认为它生有“三毛、六翅”呢。
中华宫廷鸡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在我国各地都适合养殖。它不但适应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也适合农家小数量养殖,其饲养方式与家鸡基本相似,商品鸡料肉比为2:8:1。出壳后的雏鸡品种特别明显,全身生绒毛,米*,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