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的“公案”。欧州有许多书中都说我国的家鸡是由印度传入的,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达尔文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后人都受了他的影响。原来,他是根据我国明朝的《三才图会》中“鸡西方之物也”这句话错误地推断出来的。其实,这句话是说鸡在十二神(生肖)中属酉,酉之方位为西,故称之。即使按“西方”的解释,也是指“蜀”、“荆”等我国西部地区,而并非印度。大概是达尔文对中国古文不太了解,所以产生了误会。
从红原鸡到各种良种家鸡的培育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人工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红原鸡饲养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各种变异,如体重增加、产卵量提高、羽色变化等。人们按照自身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变异类型作种进行繁殖,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定向选择,使变异逐渐积累加强,就会培育出新的品种。如我国著名的肉用鸡九斤黄、卵肉兼用鸡浦东鸡、狼山鸡、庄河鸡等。在日本,人们还培育出了一种观赏鸡——长尾鸡。它的体型、姿态都很象红原鸡,但雄鸟的尾羽极长,达10米以上,它的尾羽也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羽毛。
在云南南部,人们把红原鸡叫做“茶花鸡”,因为它的叫声很像“茶花两朵”。在繁殖季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雄鸡便开始啼鸣,一呼百应,声音尖细、急迫,最后一个音节短促,嘎然而止。白天在山坡上或空旷的草地里,也常见到雄鸡昂首引颈,频频鸣叫。据说,人们开始驯化红原鸡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吃它的肉和蛋,而是用于报时,做为“报晓的时钟”。
《本草纲目》曾指出:“鸡者,稽也,能稽时也”,说明鸡的生活是具有“时辰节律”的。雄鸡之所以能定时啼鸣,是具有“生物钟”的缘故。雄鸡控制定时啼鸣的“生物钟”,是从它头部的松果腺中找到的。松果腺是一种内分泌腺,雄鸡的松果腺能够分泌一种抑鸣激素,但这种激素分泌量的多少跟昼夜光线强弱的变化有关。例如在雄鸡报晓时的光线照度下,抑鸣激素分泌量少,雄鸡就啼鸣;在其他光度(特别是黑暗)的照射下,抑鸣激素分泌量多,雄鸡就不啼鸣。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