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胎盘,或者叫做卵黄囊胎盘,胎儿仅由卵黄囊主要提供营养,妊娠期短,卵黄消耗完了,胎儿就必须排出体外,爬入育儿袋中继续发育成长。 有袋目动物的形态构造十分特殊,并且与有绒毛尿囊胎盘的真兽类动物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分类学上,有袋目被称为后兽类,其余有绒毛尿囊胎盘的兽类均被称为真兽类。有袋目动物的主要特征有:(1)虽然是异型齿,但门牙数目较多,牙齿总数多于44颗,而真兽类的牙齿总数一般不超过44颗;(2)每侧上下各有3颗前臼齿和4颗臼齿,而真兽类恰恰相反,为4颗前臼齿和3颗臼齿;(3)骨盆前面有上耻骨,此外仅有单孔目针鼹类具有上耻骨;(4)脑颅小,大脑皮层不发达,没有胼胝体,倘若有听泡,则由翼蝶骨所构成;(5)肩带已表现出真兽类的特征,前乌喙骨与乌喙骨均退化,肩胛骨增大;(6)轭骨构成下颌窝的一部分;(7)具有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8)生殖器官也很原始,子宫完全分开,左右成对,有两个阴道,这类子宫叫做双子宫。阴茎顶端分两叉,交配时可以同时进入两个阴道。没有阴茎骨,阴囊位于阴茎的前面;(9)泄殖腔已经退化,但尚有一个浅的残迹。(10)体温为33—35℃,接近于真兽类,而且能在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维持体温的恒定。 有袋目动物的食性包括食草、食肉或食虫等,分布于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带,呈断裂分布。白垩纪晚期及第三纪早期,有袋目动物分布可能遍布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兽类中是相当古老的类群。但是,随着真兽类动物的兴起,特别是成为天敌的食肉类动物的掠食,使其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相继绝迹,只能生存在真兽类动物不存在或较少的大洋洲和南美洲。
与现生负鼠十分相似的化石,最早见于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第三纪早期,在美洲和欧洲均发现过与负鼠十分相似类型的化石。但是,在欧洲自渐新世以后,北美洲自中新世以后,均没采到这类的化石标本。至近代,仅在南美洲尚有发现。由此看来,负鼠科在有袋类中又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类群,而现生种类中在北美洲现存的一种负鼠,无疑是自南美洲再度侵入的。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离至少在第三纪早期。隔离后,当时只有及少数食草的真兽类出现于南美洲,并无食肉类的天敌,于是使有袋目动物得以生存。到了第三纪末期,巴拿马陆桥又重新联接,于是真兽类中的食肉类动物由北美洲可以侵入南美洲,于是弱肉强食,使南美洲的有袋目动物大多灭绝,只有负鼠及新袋鼠残存。
大洋洲与世界其他大陆分离的时间比南美洲离开北美洲早,并且在离开其余大陆之后又没有再次联合过,所以形成了一个孤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世外桃源”,不仅食肉目动物等兽类未能侵入,而且气候环境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使得有袋目动物能够幸运地生存至今,并且由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于真兽类动物的各种生态类群,如生活方式类似于狼、鼬等食肉类动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类似于鹿、羊和羚羊等食草类动物的袋鼠;生活方式类似于旱獭、松鼠、野兔等啮齿类或兔类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直到近代,人类进入澳大利亚,才带去了食肉类的猎狗,引入了穴兔,以及有为数极少的啮齿目和翼手目动物由其他大陆穿过水域的障碍,迁徙至大洋洲,在食物上与有袋目动物产生了一定的生存竞争。
有袋目共有17科,即负鼠科Didelphidae(71种)、小负鼠科Microbiotheriidae(1种)、袋鼬科Desyuridae(59种)、袋狼科Thylacinidae(1种)、袋食蚁兽科Myrmecobiidae(2种)、袋鼹科Notoryctidae(2种)、袋狸科Perameliidae(18种)、兔袋狸科Thylacomyidae(2种)、新袋鼠科Caenolestidae(7种)、袋貂科Phalangeridae(14种)、袋鼯科Petauridae(22种)、树袋熊科Phascolarctidae(1种)、长吻袋貂科Tarsipedidae(1种)、侏袋貂科Bruuamyidae(7种)、袋熊科Phascolomidae(4种)、鼠袋鼠科Potoroidae(10种)和袋鼠科Macropodidae(51种)。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