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能从亚洲北部飞到非洲南部越冬,单程为13000一16000公里。我国渤海湾正处在猛禽迁飞的路线上,尤其是每到春季和秋季的迁徙季节,常有数以千计的各种猛禽沿着我国东部海岸进行集群移动,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猛禽迁徙的途中需要在停歇地,即驿站中停留一段时间,一般在2—13天之间。在每个驿站中出现时间的早与晚,以及停留的时间长短,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尤以秋季猛禽南迁影响更甚。一般是秋雨停止,北或西北风停息后南下迁徙。对于一个特定的驿站来说,常有这样的一些规律:就迁徙猛禽的体型大小而言,体型小者先来,大者后来。从性别年龄而论,春季雄成鸟先出现,雌成鸟后来,亚成体殿后。秋季则为幼鸟先出现,成鸟稍后到来。大多数隼形目猛禽在迁徙的高峰期一般每天6—9时及15—18时频繁在林间活动,寻找食物,补充能量,恢复体力,为继续迁徙提供保障,9—15时则是在高空中进行迁徙的时间;对于鴞形目猛禽来说,4—5时及18—19时是频繁在林间活动、捕食的时间,而其他时间为在高空中迁徙的时间。
除了正式的迁徙之外,猛禽还进行一种短距离的、非定向的移栖活动,称之为游猎。这是一种无规律的活动,例如雪鴞和鬼鴞,可能由于过度密集或食物欠缺的起因,偶有不规则的迁移现象。此外,猛禽还有一种无目的漂泊。如大风暴雨之后,一些猛禽在天空迷失方向,造成了这种漂泊现象。
我国猛禽资源丰富,但由于它们的分布范围很广,较为分散,而且活动地区偏僻,难以捕捉,因此对各种猛禽的迁徙路线、时间、高峰期、结群方式等各种规律,繁殖地、越冬地的确定、种群数量消长以及迁徙与气候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必须通过环志、回收反馈信息,配合野外研究才能有效地解决。例如,通过对我国回收的猛禽志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苍鹰、雀鹰、长耳鴞的繁殖地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南山地和北部山地,以及俄罗斯东部的部分地区;有一部分苍鹰、普通鵟和长耳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雀鹰和日本松雀鹰中不仅有一部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还有一部分延伸至东南沿海地区;红角鴞则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越冬。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