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戴河鸡冠山
  • 鸡鸣山和鸡鸣寺
  • 影壁里的金鸡
  • 承德鸡冠山
  • 鹤的故事(之二)
  • 骗局——外科医生的怪兽
  • 尼斯湖怪
  • 长白山天池怪兽
  • 哈纳斯湖怪
  • 青海湖的神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鹤的故事(之一)

    道南方来,集于庭门之  ;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晋代的张华在《禽经》注中写道:“鹤之驯养于家庭者,饮露则飞去。”一直到了明代,在一些典籍中仍有饲养丹顶鹤的记载,可见养鹤、驯鹤的风俗习惯在我国持续了1800多年,还出现了比较重要的记述丹顶鹤的专门性著作,这就是《相鹤诀》和《相鹤经》。这两部著作至晚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因为宋朝人陆佃编撰的《埤雅》中,已转述了《相鹤诀》、《相鹤经》的部分内容。《相鹤诀》虽全文不过159个字,但对于丹顶鹤的形态和饲养方法、驯化方法,作了详尽的描述。如“顶丹、胫碧、毛羽莹洁,颈纤而修,身耸而正,足癯而节高”为鹤之上相。饲养丹顶鹤“屋必近水竹,给以料必备鱼稻”。《相鹤经》中虽有些神话传说成份,但在丹顶鹤的形态描述上仍是很具体的,尤其能结合它的生活习性来看待形体的结构,更是难能可贵的。例如“食于水故啄长”,“轩于前故后指短”,“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周”,“翔于云故毛丰又”、长颈竦身则能鸣”,“凤翼雀尾则善飞”。因此这些史料对今天研究丹顶鹤仍不失其宝贵的价值。

      宋朝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所养的鹤名叫“鸣枭”。每当林和靖外出时,倘若家中来客,僮子即开笼放鹤,林和靖见到“鸣枭”在空中盘旋,便知有客来访,欣然而归。《梦溪笔谈》中曾有记载:“林逋隐居孤山,畜两鹤,纵之则飞人云霄,盘旋久之,复人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扬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 对此,他曾挥笔作诗曰:“枭禽各只有前闻,孤影圆坑夜正分。一唳便惊寥  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