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古往今来,人类对鸟的鸣叫产生过无数奇想。人们把鸟的鸣叫写进诗里,编在歌中,写入寓言。人们赋予鸟类人的感情、人的语言。“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中拟人化地写到,黄莺不愿离去,在分别时恋恋不舍地跟友人道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鸟语》中也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中州有一个道士在乡村化缘求食。一天,这位道士刚刚在一户人家吃完缘食,听到黄鹂在院中树上不停地鸣叫,便对主人说:“黄鹂在说:”大火熊熊,难以救灭,可怕啊!‘你家可能要失火“,主人听了不以为然。第二天,那家果然失火,人们纷纷惊异道士神奇,称他为神仙。道士说:”我只不过懂得鸟说的话而已,哪里是什么神仙。“虽然,这些诗和故事只不过是人们的想象,但却反映了人类渴望理解鸟语的心情。也许正是人们对理解鸟语的强烈愿望,促使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鸟类的鸣叫。250 年前,英国自然历史之父吉尔伯特。怀特仔细研究了三种极其相似的莺科鸟类的鸣叫,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生活在密林深处的昼行性鸟类也是如此,高吭嘹亮的鸣啭能消除视觉障碍,使竞争对手之间常常不致发生遭遇战,而在远方的配偶会循声赶来,这正是鸣啭的优越性所在。 &n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