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鸟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 从麻雀的功和过谈起
  • 响导鸟——响蜜鴷
  • 动物的化学武器
  • 蚂蚁牧人
  • 森林医生
  • 草原歌手
  • 斑马身上的条纹
  • 海鸥的滑翔技巧
  • 水母为什么能发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布谷声声话杜鹃

    首先,双方卵的孵化期要相当,这样杜鹃的雏鸟才能顺利地孵出,并且在跟窠主雏鸟的生存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杜鹃是晚成鸟,雏鸟破壳后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由亲鸟衔虫抚育半个多月才能离窠。显然,杜鹃如果把卵产在鸡、鸭、雁等早成鸟的窠内,即使能够孵出,也不能存活下去。再有,晚成鸟类之间的食性差异有时很大。例如,很多非雀形目的晚成鸟以鱼、蛙、蜘蝎、蠕虫、软体动物以及植物性物质等喂养它们的雏鸟,这跟杜鹃专门以昆虫为食的食性完全不同。所以,杜鹃的雏鸟即使能被它们顺利孵出和饲喂,也不能存活。最后,在弱小的、易于欺侮的鸟类(如雀形目)窠中下蛋,成功的机会比较大。因为鸟类在繁殖期都有强烈地保护卵和雏鸟的本能,它们专心致志地保卫自己的窠区,驱逐一切侵入窠区的鸟类。大多数非雀形目鸟类的体型都比杜鹃大,繁殖期内往往异常凶猛,它们所保持的窠区面积很大,不允许杜鹃侵入。而雀形目鸟类大多数体型较小,它们数量多,又都是晚成鸟,孵卵期一般是10~20天。显然,雀型目鸟类中的食虫鸟类,最适合杜鹃选择义亲的条件。这就是杜鹃巢寄生的窠主基本上都是雀形目鸟类的缘故。

        杜鹃所产卵的大小跟母鸟的体重相比,小得不相称,这正好适于在小型鸟类的窠内“鱼目混珠”,不易被窠主察觉。杜鹃不像一般的鸟那样在清晨产卵,而是在下午,趁窠主不在家中的时候,偷偷地产在窠主窠中。有人认为杜鹃的外形、羽色和飞行姿势有点像鹰,它能使被寄生的窠主惊恐不安,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身的防御上,从而获得接近鸟窠的机会。

        杜鹃的卵是产进窠主窝内,还是先产在别的地方,然后伺机放入窠内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众说纷坛。有人说是直接产入窠内的,有人说是先产在地上,再用嘴叼着或用爪抓着放人窠内的。据我们野外观察所见,这两种方式都是存在的,后面一种放卵的方式可能还是主要的形式。因为从从容容地在被寄生的窠主集内产卵的时机,毕竟是不会大多的。

        每年秋天,亚、欧两洲高纬度地区的杜鹃,都要南迁到非洲或澳洲越冬,旅途长达上千米。有趣的是,每到这时,由父亲辛勤抚养大的小杜鹃便脱离义亲,独身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到它生身父母越冬的地方去。

        有人不免要问,面对跟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完全不同的雏鸟,为什么杜鹃的义亲始终不觉察呢?这是涉及鸟类的生理和心理的复杂问题。简单说来,鸟类的喂雏行为,完全是一种反射性的本能活动,雏鸟的叫声和张开的嘴,都是对亲鸟的强烈刺激,使它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引起喂雏活动。这种活动像一套自动的钟表,一经开动,就一直走下去。鸟类学家们在自然界已经发现喂雏活动突然彼外力中断(例如雏鸟死亡或丢失)的鸟,转而加入其他一对鸟的育雏活动中去的事例。甚至一只失去鸟窠的美洲朱雀,在偶然情况下竟把金鱼作为抚育的对象,不断地衔虫喂鱼。鸟类学家用制作的假雏鸟,甚至套有雏鸟头部标本的镊子来向喂雏的亲鸟“索食”,从而研究它们喂雏的特性。

        绝大多数非雀形目和雀彩目鸟类,对蛋的辨认能力不很强,特别在孵卵期内,孵卵的本能会使雌鸟不顾一切地伏在窠内。荷兰著名鸟类学家廷伯金做过一种海鸥孵卵行为的实验。他把各种涂上颜色的木制圆柱体、菱形体和方块状的假鸟蛋放在它的窠内,发现孵卵的母鸟对这些假鸟蛋几乎一视同仁地孵下去。当然,在比较高等的雀形目鸟类中,是否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这还有待证实,但至少上述实验结果是有启发性的。

        杜鹃卵的模拟现象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鸟类的窠和卵大都隐蔽得十分巧妙,它们的卵色跟周围环境的颜色一致,这样就减少被天敌发现的可能性。壮鹃在窠主的集中寄放的卵,也要经过这种自然选择。色泽、花纹跟窠主的卵有明显不一致的容易被发现而淘汰,而色泽、花纹相似的就被保存下来。

        杜鹃的窠寄生繁殖,虽然对窠主的后代造成损害,但就整个自然界里鸟的种类和数量来说,杜鹃所危害的鸟类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所寄生的窠主通常都是当地的优势种,它们的数量比杜鹃要多得多。从杜鹃的食性来说,它是以多种昆虫、蜘蛛及螺类等为食的,尤其嗜食松毛虫,而这些毛虫是一般鸟类不大喜欢吃的,所以杜鹃在控制林木害虫方面有特殊的贡献,是著名的益鸟。杜鹃是我们跟园林害虫作斗争的好帮手,也是在大自然里研究生物种间关系的好教材,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得到人们对它的喜爱,我们应该大力地保护它。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