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着血腥的杀戮。亲杀行为并不是生物界所共有的一种必然现象,它往往是伴随着食物的短缺,生存空间的相对缩小,优势个体的保留以及对领袖地位的占有而产生的。这里充满着比自然界普通的捕食更为残酷与血腥的气息,依偎的亲情,似乎在生存的渴求下而淡忘。 杀婴行为的表现及其生物学意义 配偶资源竞争 在狮子的社会群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幕:两只雄狮为争取在这一群体中的霸主地位而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旦老狮王被取代了,新狮王便会急于生育新的一批后代,而原先群体中留下的后代往往就成了新的社群迅速交配的障碍,它们的命运大多是被新人主的雄狮咬死。这时母狮似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它们既要保护自己的幼仔不被新狮王屠杀,又要顺从于新狮王。当然,作为新狮王势力的象征,母狮自然不会遭到伤害,可以暂时保全幼狮。母狮往往为提防新狮王的伺机袭击,会将幼狮藏到一个隐蔽之处,不过这一举动常常是徒劳的,新狮王仍可找出幼狮咬死并丢弃。成年雄性老鼠的做法似乎比狮子更为彻底。新鼠王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使正在怀孕的雌性老鼠流产,并立即进入发情期。老鼠对“新王国”的征服比起狮子来显得更为精明与迫不及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豚中这种杀婴举动也是经常发生的。据文献记载,1996年至1997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弗吉尼亚海滩上曾出现过9只幼年象鼻豚的尸体,其受伤处几乎相同,都是内脏破裂,大面积骨折。随后的研究表明,这些幼豚是受到雄性成年海豚猛烈攻击致死,原因可能与狮子杀婴相似。雌性海豚在丧子后一至两周内,便可重新与雄性海豚交配。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杀婴可能是促使雌性个体从哺乳期个体重新变为交配期个体的一种方法。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幼年个体对成年雌性个体的哺育能力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反馈,而且在这一转变过程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成年雄性个体间为争夺领地或霸主地位而进行的激烈的争夺与竞争,甚至一方在决斗中丢掉性命。 在外界条件恶劣,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动物为了使更多具有生命力的幼体存活下来,成年母亲往往会挑选幼体中比较弱小,缺乏活力的个体,杀死后与其他幼仔共同分食以渡过难关。狐狸家族就是依靠这种办法渡过饥荒时期的。如果食物依然缺乏,在剩下的幼仔中,最弱的一只又将成为大家的牺牲品,以此下去,直到找到食物。 老鼠好像并不是受食物的限制,而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当雌性老鼠在产下一窝幼鼠后会挑出其中较弱的自己吃,这样既可集中精力将身强力壮的幼鼠抚养好,又能在生育后及时补充高蛋白的食物,恢复体力,为将来寻找食物,抚养小鼠奠定早期的营养基础。狐狸和老鼠的行为似乎情有可原,毕竟前者是为了生存,后者是为了更好地抚育后代,各自都做出牺牲。然而,有一种叫做河鲈的鱼类,它们的做法却更让人“切齿”。成年河鲈由于体积庞大、口阔,无法捕食到水中的微生物及藻类,但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方法:它们一次可以产出4000枚至5000枚的卵,成熟后变为小鱼,这些小鱼体小口微,很容易捕捉到水中的微生物与藻类,并且迅速长大,成年的河鲈就是以这些幼鱼为食而生存的。由于子女数目庞大,吃掉一批后又成长出一批,从而使种的数量不断延续。 杀婴行为不仅仅局限在同种生物之间父母对子女的杀戮,还包括不同生物之间的杀婴。广漠草原上,草食动物的数量、栖息领地的大小仍然是限制大型肉食动物繁殖的因素,而种与种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停留在对食物和领地的争夺上了。猎豹由于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在捕食善于奔跑的羚羊方面比狮子更具优势,从而使狮子的生存竞争处于劣势。母狮为了让幼狮在出生后有足够的食物,便采用屠杀猎豹幼仔的方法来减少猎豹对羚羊的捕猎量,同时也为自己的子女减轻未来生存竞争的压力。 环境恶化诱导 在报纸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动物园引进新的繁育技术使得老虎或者狮子一次繁殖了好多只,然而不久就相继夭折,存活下来的岌岌可危。尤其是当媒体大肆报道之后,悲剧常常发生。其实,老虎或者狮子身困囚笼,天天受到游人的骚扰,本身就已经处在焦躁紧张的状态,在受到惊扰后,往往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受厄运,而自己 又无法带着那么多的幼仔逃跑,只好自己吃掉,如果无路可逃,很有可能全部杀死。或许我们人类的好奇心在这里又一次酿成了苦果! 在杀婴行为的例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无意识的做法:鸡在非繁殖期,对于窝边的鸡蛋,有时会用噱啄破,甚至啄食其中的卵物质。无论是它下的蛋或是其他鸡下的蛋,都会成为它的“美食”。是鸡缺乏食物还是完全出于游戏,至今让人费解。然而,这种做法倒从未在野鸡身上发生过,或许是因野鸡的繁殖能力较低,只能产下十几只蛋,并且还要将天敌袭击造成的损失计算在内,自然家对它的后代备加爱护了。而在人类的改造下,野鸡变为了家禽,产蛋量提高了,此时它们做起事来反倒肆无忌惮!人的因素在这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动物的天性也在自然改造的进程中成了牺牲品。 其他亲杀行为 除了杀婴行为外,亲杀行为还包括幼仔间展开的生存竞争(归为幼体相食的侵略行为)。毕竟父母的精力有限,为获得更多的食物与照料,有的甚至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互相残杀。虎鲨的幼鱼在出生之前就已经长出了锋利的牙齿,而雌性虎鲨一次体内会产几百条幼鲨,然而真正能够产出的只有一条。可以想象,这条产出的虎鲨,要经过多少次的激烈搏杀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当它降临于世的一刹那,就已经成为一名出众的猎手了。当然,父母给予子女竞争的地位有时并不公平。白瓷一次只产三只蛋,前两只分别含有大量的生长激素和其他一些有助于它们生长的化学物质,而第三只蛋获得的生长激素却只有前者的一半。这些物质决定了白鹭幼鸟的好斗性,当三只蛋正常孵化,幼鸟正常生长时,前两只由于获得了较多的生长物,好斗性较强,会将第三只幼鸟杀死。如果前两只中有一只夭折,第三只幼鸟便能够正常生长下去。不难看出,这种情况下第三只蛋只是白鹭妈妈为自己能够正常哺育两只幼鸟而生下的“备用蛋”。 动物的亲杀行为并非偶然,有着一定的必然因素。与其让它们的弱小后代生存下来,不久就被天敌捕食掉,还不如在胚胎或年幼时就消灭。这样有助于其他个体的生存,还能防止不良基因在种内扩散,为种的进化做出贡献。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