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动物的性爱令人惊叹还是嫉妒(图)
  • 猫眼为何在黑暗中发光(图)
  • 研究发现蝙蝠具有从同类中获取知识能力
  • 达尔文之龟辞世 传助达尔文推出进化论
  • 西伯利亚冻土中发现休眠数万年原生动物
  • 惊人发现:太平洋海底的神秘生物
  • 虎和狮子到底谁是万兽之王?
  • 鸟--肉食者
  • 动物的感情你懂吗
  • 史前海洋的巨无霸——奇虾(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海豚有自我意识互相用名字称呼

    猩甘拜下风。

    海豚“部落”,拉拢朋友,挑拨敌人。

    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科学实验。澳洲科学家对多个海豚“部落”连续3年跟踪观察发现:在一个海豚大团体中,往往又有好几个“小山头”,在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能为了共同利益做到“求大同而存小异”。但有时如果几个“小山头”难以达成“共识”,一个“小山头”的海豚还会通过讨好贿赂、挑拨离间等方式促使其他“小山头”里的一些强悍勇猛的雄海豚“反水”,并重组成新的更为强大的“联合舰队”,用以对付或压服其他各霸一方的“小山头”。

    有时候,海豚还会与金枪鱼结成临时的“互助组”,为的是更有效地合力围捕鲭鱼群,而一旦不需要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也就自行结束。这就意味着海豚是十分“势利”的,每一头海豚随时随地都在琢磨着谁是盟军谁是敌人———如果还必须是朋友,那么就得拉拢住,即便虚情假意也行;但要是已毫无利用价值,那么就或一脚蹬开,或敬而远之。

    科学家分析说,正是这种与同伴或“外族”的合作与竞争的反反复复的“交替”带来的压力,加速了海豚大脑向复杂化的进化。正如人类是在亲戚、朋友和敌人都混在一起的群居状态下才渐渐进化的一样,海豚在斗争中也学会了“势利”,而要做到“势利”,又是需要足够的智慧作“后盾”!因此科学家称,海豚“智慧”的形成与人类的智力成熟过程何其相似!

    动物测验,海豚具有“自我意识”。

    美国科学家通过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海豚可能具有“自我意识”。要知道,“自我意识”代表的是智力的高度发达,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科学家已确认,除人类之外,只有大猩猩等灵长类高等动物才具有“自我意识”。

    小孩子刚出生时还没有“自我意识”,一般要长到一岁半时才能认出镜子里自己的形象,“自我意识”才开始显现出来。这是因为,就记忆力而言,海豚大脑的工作效率仅次于人类,而且它还有人类没有的、令海军声呐系统也黯然失色的高超声呐系统。

    为了证明海豚或其他动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识”,纽约州州立大学的动物心理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标志测试”法。具体作法是:用一种涂料涂抹在受实验动物身上,然后让其照镜子。如在看到镜子里的形象后有意审视自己身上留有的颜色标志,就被认定为表现出了“自我意识”。

    大部分接受“标志测试”的动物对镜子里的自身形象置之不理,或误把它当作另一同类而与之搏斗(如公鸡),只有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才会利用镜子来检查自己的身体,从而通过了“标志测试”。

    此外在非灵长类动物中,仅有在身体上被打上标记的海豚反复游到镜子前,不断地翻动身体,并且通过镜子察看自己身体上的染色标志,显示出有“自我意识”的迹象。让科学家迷惑的是: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和海豚的大脑在大约600万年前经历的是不同的演化途径,但海豚却达到甚至超过了灵长类的智力水平。

    联络信号,海豚之间竟能用名字称呼。

    在海豚研究过程中,英国海洋生物学家亚尼克又有一项出人意料的新发现:海豚之间竟能用名字互相称呼。

    他证实,海豚在混沌水域或长途漫游时,可通过类似人类名字的独特叫声来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中,他录制了海豚1700余种不同的叫声,并作了仔细分析。他发现,每只海豚都有其独特的信号作代表,在与其他海豚保持联系时,使用的始终是这一独特信号。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只海豚还会模仿另一只海豚的独特信号。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其他海豚在与这只海豚联系,就像人类和一些鸟类所做的那样。此外,海豚在发现食物时,都会发出同样的叫声,向其他海豚发出通报。

    科学研究已证实,猴子和猩猩在发现食物后也会用特殊的叫声向其同伴通风报信,只是其叫声不像海豚那样多种而且多变而已。其实,识别和模拟身份的叫声是向语言过渡的重要一步。原始人类在掌握语言之前,也经历过这一阶段。迄今为止,海豚也是人类以外惟一被发现具有这种能力的动物。

    面对危险,海豚有着惊人的分辨能力。

    不论在水面还是水下,海豚都能区分出正在驶近的船是一艘危险的渔轮,还是一艘没有危险的客轮。

    生活在加勒比海海域的海豚,似乎掌握了当地渔轮撒网和收网的规律。于是,它们不再一味避开渔轮,有时甚至故意迎向渔轮。当然,所有海豚,包括幼龄期的小海豚,都不会游到渔轮的左舷一侧,因为它们早已知道,拖网就是用绞车或吊车从左舷拉上甲板的,但右舷一侧却肯定是并无血腥之灾的“安全区”。

    最有意思的是,有些聪明绝顶的海豚已经在试着和渔民们斗智斗勇、一比高下了。日本科学家发现,一次当渔轮张开大网后,一些海豚却大摇大摆地和傻乎乎的金枪鱼一起游进了网口。在收网之前,海豚仍在网内拼命捕食鲭鱼,仿佛对即将来临的危险毫不知晓。

    渔轮开始收网了,但海豚们仍热衷于美食而在你抢我夺。原来它们早已知道,为了起网渔轮必须要来一个倒驰,此时靠近左舷的网沿会沉下水面大约20秒钟———它们在吃饱喝足之后,正精力充沛地等待这一美妙时机的到来:只等网沿一下沉,它们就像飞箭似地从网口夺路而出。待全部海豚胜利地冲出包围圈之后,它们还会在离渔轮不远的地方兴高采烈地表演几个漂亮的跳高动作,似乎在向那些气歪了嘴的渔民们示威呢!

    背景知识

    像"海豚"一样管理更聪明

    受海豚聪明才智的启发,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杜勒博士提出了一种管理模式———“海豚型管理”。“海豚型管理”者是变革型的管理者,他们坚信自己的价值及对未来的判断,因而不拘泥于眼前利益的得失,敢于游向那些从来没有人游入的水域,以达到突破的目的。

    与之相对的,即所谓的“鲨鱼型管理”者,他们认为每一个市场细小的部分都不能丢失,要“贪婪地”争取来,于是整天只是忙于扩大规模挤占市场份额,这种战略也只不过是在玩那种想吃掉却永远也不可能吃掉对方的无休止的游戏而已。看来,不只是自然科学家,而且连经济学家,也对海豚刮目相看了!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