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种艺术,它们总是采用又省力又巧妙的方法,尽可能地寻找容易捕捉的中、小型动物。如果要抓飞行迅速或较大的动物,则往往从离群的或不健康的个体入手,否则不仅抓不着,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有的猛禽习惯于占领制高点,栖停于高枝、电线杆、干草堆和悬崖上,转动着灵活的脖子,聚精会神地环视四周,发现猎物后,就悄悄飞下,快临近地面时,突然加快速度扑向猎物;或者先滑翔到猎物的上方,然后突然竖起翅膀,垂直下扑,给猎物来一个措手不及。在辽阔的平原或旷野上,猛禽大多在空中缓缓盘旋,同时仔细地观察地面。一旦发现猎物,就突然进行袭击,鹞类就是使用这种伎俩的好手。对于善于奔驰的有蹄类动物,一些大型的雕类也有办法,它们进行长距离的追逐,让猎物在奔跑中耗尽体力,最后俯首就擒。
以在空中飞行的鸟类为食的隼类和某些鹰类,则需要更快的飞行速度和相对较大的体重,具有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以及较短的尾羽。它们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析起,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到肩部,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呈25度角向猎物猛扑下来。靠近猎物的时候,稍稍张开双翅,以锐利的嘴咬穿猎物后枕部的要害部位,并同时用后趾击打,使猎物受伤而失去飞翔能力,待猎物下坠时,再快速向猎物冲去,用利爪抓住猎物,这一切就象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一样,异常迅速而准确。最后它将猎物带到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吃掉。有时也在地上捕食。与这种捕食方式相适应,它的打击用的跗跖变得短而粗壮,抓握猎物的脚趾也变得细而长。
隼类的这种直线式的飞行方式只适于在苔原、草原和沙漠地带等开阔地区捕食时进行。而在树林、灌木或芦苇杂草中捕食的猛禽,则不单纯是要求速度,而更多的要求是灵巧。在狩猎时,它们必须穿行于稠密的草木之间,要随时避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障碍,否则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由于对这种环境的适应,它们的翅膀都比较宽大,以便增加升力,而长长的尾羽则是一个有效的舵和刹车装置。此外,它们还有一双长腿,可以帮助它们将藏在灌木或草丛中的猎物抓出来。
猛禽嘴的前端都有一个尖锐的弯钩,主要用于撕裂猎物。可以将钩嘴刺进猎物的体内,然后用双脚按住,将猎物向相反的方向蹬踹,从而将猎物扯碎,撕裂成小块,再一块块吞下。这是猛禽常用的进食方法。体形较大的鴞类是以鹦鹉状的方式,用爪逮住鼠类往嘴里送。它们可以闭着眼睛享受,仅靠其嘴旁的感觉毛就能探知捕获物的头部,并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吞咽。
许多猛禽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在它们栖息的树下或悬崖峭壁的下面,常常会发现一种灰色粪便样的,拇指形、食指状的东西,质地细密,撕开后可以看到里面有羽毛、毛发、骨骼、爪、喙、齿、昆虫的几丁质头胸甲和鞘翅等,这就是从它们嘴里吐出来的团块,称为食丸。
猛禽不能像食肉兽类那样,将抓到的猎物的肉和内脏等吃掉,而将不能吃的毛、骨等弃之一旁。它们的爪和喙虽然锋利,却不便于拔毛撕羽、剔骨取肉,只能连骨带肉,草草吞咽,或者干脆囫囵吞食,将毛、骨、肉等一鼓脑儿吞进胃里,但猛禽的胃却并没有消化这些羽、毛、骨的能力。由于它们肠道狭窄,也不能把这些尚未消化的东西排泄出去,而只能把这些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再吐出去。猛禽的食丸一般呈椭圆、棍棒、半球等形状,颜色有褐黑、灰黑、灰-等,食丸的大小与不同种类的猛禽的体形大小基本一致。食丸一般外表光滑,里面粗糙,外紧内松。一般猛禽在进食后8—24小时吐出食丸,大型的猛禽如金雕等,食饱后最长可在5天以后才吐出食丸。
与隼形目猛禽相比,鴞形目猛禽吐食丸的习性更为明显。它们的嘴、爪和颈部肌肉都不如隼形目猛禽那样强大有力,不能一点一点地撕碎猎物,只能选择大小合适的食物特别是鼠类,囫囵吞下,加之缺乏消化骨骼的能力,所以检查鴞形目猛禽的食丸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吃的是什么食物。通过分析和研究猛禽的食丸,还可以推算出森林、农田、草地、湿地等有害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动情况,为农、林、牧、副业提供科学依据。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