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威尔森首次提出建立"野生动物走廊"的提议。尽管对这种理论有很多人持有异议,但是在如今很多保护区被彼此分隔的情形下,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对于一个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最近,有研究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一些物种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红松鼠就是一种很好的明证。这种动物过去广布于英国,但是从19世纪以来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被分为几个隔离的区域。此外,一种个头较大的外来物种,美洲灰松鼠的侵入也与红松鼠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总之,红松鼠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
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时,红松鼠保持着一种相互隔离的状态。由于长期小范围内交配,导致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差别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中叶,在它们隔离的分布区之间又重新被植上树木。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些树达到了相当规模,使一些相互隔离的分布区之区产生了"走廊"。
这些"走廊"对于挽救红松鼠的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2] [3] [4]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39:58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