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主要以旅鼠和雪兔为食,但食物不足时也捕食其他啮齿类、小鸟、甚至像雉类、鸭类和雁类等中大型鸟类。事实上,除了北极熊以外,它可以捕食北极地区的任何一种动物。
繁殖在北极冻原地带,繁殖期为5—8月。因为它完全在白天活动,所以求偶炫耀时也具有其他 类所没有的特技飞行表演。开始产卵时往往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通常营巢于苔原的地面上,特别是较为干燥的小山坡上。巢仅是在地面上扒出的一个凹坑,或者直接利用地面上的天然凹坑。每窝产卵通常为4一7枚,有时多至11枚,甚至13枚,有时又少至3枚,窝卵数的变化较大,但通常与北极地区的旅鼠的数量增长周期相一致。卵为白色,椭圆形,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化,通常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的附近警戒和为雌鸟供应食物。孵化期为32一34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51一57天即能飞翔。
猛鴞是中型鸟类,体长35-40厘米,体重247—375克。没有耳簇羽,耳羽为白色,先端黑色,后面形成一个新月形的黑斑围着白色脸,面盘也不明显。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绒羽,尾羽较长,体形与隼类相似,上体为棕褐色,有白色的斑纹,下体为白色,具有褐色的横斑。整个看上去羽色较为醒目,与其他夜行性鴞类在体形和羽色均不相同,这是因为它所生存的北极地区,整个夏天几乎都是连续不断的白昼的缘故。虹膜鲜-;嘴-,爪黑色。
猛鴞在国外见于欧洲北部、俄罗斯、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新疆等地。
猛鴞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森林苔原和平原的森林地带,尤其喜欢林中的开阔地、采伐迹地以及林中溪流和林缘溪边灌丛等。它可以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清晨和黄昏的活动十分频繁。鸣声“唬,唬”虽然比较单调,却十分悦耳动听。飞行迅速,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特别是在觅食的时候。休息时大多栖于树木的顶端或电线杆上,见到猎物候则猛扑而下,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或是靠近地面疾飞,扑向猎物,或在高空滑翔,发现猎物后再俯冲下来。它的叫声与鹰类相似。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也捕食山鸦、松鸡等鸟类、野兔和其他小形动物。
繁殖期为4一7月。营巢于枯树顶端的洞中,也利用乌鸦和喜鹊等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一13枚,大多为3一9枚,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卵的颜色为白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由雌鸟孵化。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