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阔叶林及灌丛中,尤其是榕树等野果丰富的树上,有时也出现于林缘的耕地上。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5—6只的小群,最多时为10余只。清晨和傍晚喜欢站在树顶的枝上,特别是没有树叶的枯枝上鸣叫。大多在树上活动,有时会扳着一个低垂到水面的树枝去饮水。主要以榕树的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有时还吃玉米、谷粒等农作物的种子和树木的嫩芽等,也会到地面上去啄取砂粒和含有盐分的泥土等。
繁殖期为4一8月,也许一年繁殖2次。雄鸟和雌鸟在3月份就开始进行求偶活动,彼此在树木的枝头相互追逐。雄鸟的求偶行为主要挺胸、两翅低垂、不断地点头和围绕雌鸟走动等,同时发出“咕咕”的叫声。雌鸟也以相似的动作来应答。通常成对营巢繁殖,有时数对集中在一起营巢,曾在一棵树上有3对同时营巢的记录。巢甚围简陋,筑于树木枝杈上。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形状呈浅盘状。每窝产卵2枚,偶尔少至1枚和多至3枚。卵的形状为阔卵圆形,白色,光滑无斑。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14天。
橙胸绿鸠也叫赤胸绿鸠或橙胸鸠,是小型鸟类,体长24一29厘米,体重135—200克。雄鸟的前额、眼先和头顶为黄绿色,枕部、后颈和上背为蓝灰色,背部、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翅上的小覆羽为褐绿色,尾上覆羽更多棕褐色,尾羽为深灰色,具宽阔的淡灰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后者在中央尾羽上较窄,外侧尾羽上较宽。翅膀上的中覆羽为绿色,具有宽的-边缘,翅上的大覆羽为黑色,也具由宽的-羽缘。颊部、喉部和前颈为绿色,颏部和喉部的中央为-,上胸部横跨着一条宽的红紫色横带,紧接其后又有另一条更宽的棕橙色横带,是它与其他绿鸠类的主要区别之一。下胸为淡黄绿色,到腹部变为亮-。体侧为灰绿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鸟和雄鸟的羽色相似,但胸部没有紫色和橙色的带斑,与腹部同为绿-,尾下覆羽较淡,为淡棕-,背部、肩部有较多棕褐色。虹膜的外圈为粉红色至绯红色,内圈为蓝色,眼周的-皮肤紫蓝色。嘴呈淡蓝绿色,先端-。脚深红色,爪角褐色。
橙胸绿鸠在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偶尔见于台湾。
橙胸绿鸠主要为留鸟,栖息于山地丘陵和低地上的热带雨林及次生林中。通常单独或成5—6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与其他鸟类混群活动。早晨和傍晚活动最为频繁。喜欢栖息于枯立的树顶枝上。叫声为美妙抑扬的口哨声。主要以榕树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
繁殖期为4一7月。发情时上下挥动尾羽,不断地鞠躬和点头。营巢于林中的小树上,也在较高的灌木树上和竹杈上营巢。巢甚为简陋,主要由细的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