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特有鱼种——黄唇鱼(图)
  • 江南第一名鱼——松江鲈鱼(图)
  • 蛙类中的猛虎——虎纹蛙(图)
  • 冰川时期残存的冷水性鱼类——川陕哲罗鲑
  • 珍贵的冷水性鱼类——细鳞鲑(图)
  • 降水洄游的淡水人参——花鳗鲡(图)
  • 我国特产的鲤科鱼类-胭脂鱼(图)
  • 云南特产的两种鲤科鱼类-大理裂腹鱼和大头鲤
  • 美丽的鲤科珍稀鱼类-唐鱼和金线鲅
  • 从高产到绝产的鱼类-新疆大头鱼(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知识

    分布区最狭窄的蝾螈——镇海疣螈(图)

    、指趾腹面,掌跖突部位以及尾腹鳍褶均为桔-,有的个体体侧瘰疣和肛裂边缘有桔-点。

      雄螺体形较小,尾长远小于吻端至肛后的距离;肛周围隆起不显,肛裂校长,边缘的疣粒较小,排列不甚规则,内壁前边有很多小乳突。雌螺体形较肥大,尾长也小于吻端至肛后的距离;肛周围隆起较明显,肛裂相对较短,边缘的疣粒较大,排列整齐,内壁无乳突,多皱招。

      镇海疣螈的分布区很狭窄,目前仅发现在浙江镇海。栖息于海拔100一200米的丘陵地区,一般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较为繁茂,地面杂草丛生,终年积水的水塘和水沟较多,周围有石穴和土洞。成体完全陆栖,多生活在阴暗潮湿,多腐殖质,土壤较为疏松的土穴内、石块下、石缝中;也有在草丛中的,白昼不出外活动,夜间行动迟缓。在受惊后有一种特殊的姿态,当被捕捉或轻轻击打其背部时,则两眼紧闭,四肢很快直伸,手足稍向上翻,尾末段侧卷,头部和尾部向上翘起,仅腹中部着地,显露出指趾腹面和尾下方的桔-,常持续2一3分钟以后慢慢恢复原状。这是一种警戒反应,在其他疣螈中少见这种特殊习性。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马陆、蜈蚣、步行虫等为食。11月下旬开始冬眠,有的在繁殖场附近,有的在远离繁殖场100一200米的山坡上,分散于石缝间或上洞内,一般距地表25一40厘米。多单栖一处,也有两个同栖一处的,4月间出蛰并开始繁殖。

      雄性出蛰时间较雌性稍早,4月中、下旬可能是繁殖盛期,开始进入产卵场所,产卵环境一般选择在静水沟或小水坑附近,水域周围植被较茂,杂草丛生,地面潮湿。在流溪或大水塘附近未发现过卵祥。产卵于陆地上,气温的高低、地面的潮湿度等因素可能直接影响产卵的早迟,在气候不宜的情况下,产卵期可推迟。产卵多在雷阵雨后的夜间进行,气温为18一22℃左右,卵群大多产在离水20一100厘米的斜坡地上,离水最远的为80一100厘米,最近的20一25厘米,一般多为40一50厘米。卵产在阴凉潮湿的杂草丛中,有的直接产在湿润的泥土、腐烂的树叶或石块的缝隙处,卵群被杂草或树叶所遮盖。产卵,持续30多个小时。卵单生堆集成群,晶亮透明宛如珍珠。卵浅-,动物极与植物极颜色相近,有荧光绿色,直径3.2一3.4毫米。刚产下的卵连同外层胶膜直径3.6一3.8毫米。卵胶膜共有三层,外层较薄,带有粘性;中层厚而坚韧,富有弹性,不易压破;内层很薄。每一个雌性可产卵约72一94枚。但是在野外见到的卵堆,卵数幅度较大,为44一182枚,可能一个卵堆并不代表一个雌体的卵群。受精卵在18一22℃的常温下经过4一5天长出短棒状平衡枝,10天左右平衡枝消失,腹面带有很大的浅荧光绿色的卵黄残余。20天左右,胚胎从胶膜内孵出,三对羽状外鳃中内侧一对较长。刚孵出的幼体全长20毫米左右,尾长约等于头体长,前肢芽已分化为三指或四指;后肢芽已分为三叉;体背面及尾部密布细麻斑。孵化出膜的幼体侧卧在胶质物中或潮湿的地面上,由于幼体体尾的摆动,具有一定的弹动能力,同时借助雨水的冲刷,逐渐地从斜坡上方移到下面的水域中,开始在水中生活。也有很多个体因离水较远或无雨水冲刷不能进入水中而导致死亡。幼体多以藻类、腐植物和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幼体经过90天左右的水中生活,于8月上旬左右大部分完成变态,并登陆营陆栖生活。从卵产出至幼体完成变态大约共需110天左右。新成体全长34一36毫米,除头部相对较大之外,外部形态与成体基本相同。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