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到危险立刻钻入草丛或者向灌丛中逃跑,紧急时也直接飞到树上,或者向下坡飞翔,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杂食性。主要以橡实、浆果、种子、根、嫩叶、幼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此外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到林缘耕地啄食农作物。全年所吃食物种类达42种之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白栎、全皮栎、麻栎、云南松、杨梅、扁担杆、鸡骨草,以及蜘蛛、蚂蚁、白蚁、甲虫、蝉、蠕虫、钉螺、蛹、虫卵、草籽、玉米、砂粒等。觅食活动主要在林下地面上,间或跳跃啄食较高的灌木上的果实。有时也飞到树上啄食,仅偶尔到林缘耕地觅食。
繁殖期为3一7月。配偶为一雄多雌制。2月末3月初雄鸟之间就会出现争偶的斗争。通常营巢于林下植物较为发达的混交林中。巢多置于大树脚下地面上或小灌木和小树旁的地面上,甚为隐蔽。巢较简陋,主要在地面凹处,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即成。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肉色或微沾淡枯叶色,光滑无斑。孵化期27—28天。
分布于缅甸北部的黑颈长尾雉指名亚种已不足1000只,分布于泰国的云南亚种也已不足500只,在我国虽然有许多新的分布点被发现,广西西部的典型栖息地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0.1—0.33只,但大多呈零星分布,数量稀少。
白颈长尾雉雄鸟体长71—84厘米,体重605—1050克;雌鸟体长48—55厘米,体重900克。雄鸟额、头顶、枕部灰褐色,后颈灰色;脸部-呈鲜红色;眼上有一个短的白色眉纹;颏、喉、前颈黑色;上体和胸部辉栗色,上背和肩部具一条宽的白色带,下背和腰黑色具白斑;腹部白色;尾羽长近0.5米,为灰色而具宽阔的栗色横斑。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背上还有白色矢状斑,喉和前颈黑色,腹棕白色;尾羽较短,杂以黑褐色斑点及横斑。虹膜褐色;嘴黄褐色;腿、脚蓝灰色。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福建、贵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的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尤其是阔叶林和混交林,冬季有时可下到海拔500米左右的疏林灌丛地带活动。喜欢集群,常呈3一8只的小群活动。多出入于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崎岖山地和山谷间。性情胆怯而机警,活动时很少鸣叫,发现异常情况时,也是先急跑几步再停下观察动静,如果没有危险,则悄悄走开或飞走,如果发现敌害临近,则马上起飞,同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活动以早晚为主,常常边游荡边取食。中午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春季主要吃紫云英、卷柏、马兰、半夏、半边莲、紫花地丁、石吊兰等,以及萝卜、油菜的茎叶、香菇、木耳、稻谷、玉米和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夏季则主要啄食锦鸡儿、山胡椒、野鸦椿、弥猴桃、五味子、野葡萄和昆虫。秋季主要是各种果实和种子。冬季主要以蕨类、谷粒、玉米,以及植物的嫩芽、根、茎等。
白颈长尾雉每年4—6月间繁殖,筑巢于地面上。每窝产卵5—8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光滑无斑。孵化期25天。
白颈长尾雉从前被认为总数不足1000只,但近年来新的分布点不断被发现,使分布范围大为增加,不过种群数量仍然不多,在浙江开化,典型栖息地的密度为每公顷0.035—0.069只。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