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尾羽如同西洋古琴的鸟类──黑琴鸡
  • 泰加林中的舞蹈家——黑嘴松鸡
  • 灰色羽毛的小型猛禽——灰背隼
  • 罕见的小型猛禽——猛隼和黄爪隼
  • 羽色奇特的鸟类──血雉
  • 海南岛上的瑰宝——海南山鹧鸪
  • 栖息地极为狭小的我国特产小型鸡类──四川山鹧鸪
  • 我国雪鸡家族的新成员──阿尔泰雪鸡
  • 登山健将──高山雪鸡
  • 青藏高原上的神鸟──藏雪鸡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知识

    利爪红色的猛禽——红脚隼和欧洲红脚隼

    和丘陵地区的沼泽、草地、荒野、河流、山谷和农田耕地等开阔地区,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的平原和低山、丘陵等地区较为常见。通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翅快速煽动,间或进行一阵滑翔,也能通过两翅的快速煽动在空中作短暂的停留。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蠡斯、金龟子、蟋蟀、叩头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鸟、蜥蜴、石龙子、蛙和鼠类等小型脊推动物,其中害虫占其食物的90%以上,在消灭害虫方面功绩卓著。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飞翔搜觅地面食物,发现后则冲下捕食,也在空中追捕猎物。

      繁殖期为5一7月份,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端,有时也侵占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红脚隼。巢近似球形,有顶盖,侧面有两个出口,口径为17毫米,巢距地面的高度为6—20米,主要由落叶松、柞树、刺槐等树木的干树枝构成。每窝产卵4一5枚。卵呈椭圆形,白色,密布红褐色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7×30毫米,卵重为14一19克。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22一23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27一30天后离巢。

      欧洲红脚隼与红脚隼较为相似,也是小型猛禽,体长28一31厘米,体重130—197克。虹膜暗褐色,其外有一圈红色边缘,嘴峰蓝色,雄鸟的蜡膜和脚、趾为红色,雌鸟为橙色,爪均为白色。翅膀较长,几乎达到尾羽的尖端。通体为黑灰色,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栗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与体色相似,为黑灰色。雌鸟头顶和后颈为橙棕色,下体也是橙棕色。

      欧洲红脚隼在国外繁殖于欧洲中部和东部、俄罗斯、亚洲中部等地,越冬于非洲,在我国可能仅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乌伦古河流域一带。春季迁到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4月末至5月初,秋季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10一11月份。从前曾将它和红脚隼作为同1种的2个亚种,但由于它们之间在形态学和生物学上都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点,例如红脚隼的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白色,雌鸟头顶和后颈不为橙棕色,下体为白色等,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们分别是2个独立的种。

      欧洲红脚隼栖息于开阔平原、地边和河谷灌丛地带,也到疏林林缘地带活动,但通常不进入森林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飞行的速度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休息时多栖止于电话线上或电线杆上。主要捕食大型昆虫,也吃蛙、野兔、鼠类和鸟类。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和小鸟,也在地上捕食,捕食活动在白天,从清晨一直到黄昏。

      繁殖期为5一7月,通常利用乌鸦,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有时也自己营巢。通常营巢于树上,有时也在树洞、岩石上或地面灌丛间。每窝产卵通常为3一4枚,偶尔有多至5枚或6枚和少至1一2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密布红褐色或锈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一42×26一31毫米。由亲鸟轮流卵,但夜间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21一28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体重仅为10一13克,大约经过26一27天后才能离巢。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