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的近亲——江獭也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它又叫滑獭、印度水獭、咸水獭、短毛獭等,外形与水獭非常相似,但体形较大,体长为60—80厘米,体重5—12千克。头部较大,耳较短小,边缘为灰白色。*的鼻垫的上缘与毛区交界处只在中间突出一些,几乎成一直线,并有两处凹陷,是它与水獭的主要区别之一。四肢粗短,略显棕*。趾爪都很小,具有完全的蹼。身体背部的毛色较深,为浅黑褐色,针毛非常短,腹部毛色较浅,暗褐色,但背面与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两颊、颈侧和喉部针毛为白色或灰白色,绒毛为浅灰褐色。尾巴大约为体长的一半,较短而扁,甚为宽阔,中部的宽度约为厚度的三倍,后半段被有稀疏的短毛。因为它的毛被紧贴身体而显得十分平滑,所以又有“平滑水獭”之称。
江獭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各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以及我国的云南、广东等地。
江獭不仅外貌与水獭十分相似,生活习性也与水獭基本相同。
江獭主要生活于江河附近,也栖居在沿海地区的海边石隙和岩洞中,到海中活动、觅食,因此被渔民称为咸水獭。一般没有固定的住所,巢穴中也没有草木等杂物作铺垫。有一定的活动地域,巡回活动时间视活动范围的大小而不同,通常5—15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