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变化不大,迁徙性很小,不像其他金丝猴那样为觅食而发生季节性迁移,一年四季都在海拔为1400—1800米之间的低山阔叶林中觅食,以各种树叶、枝芽、树皮及果实等为食。幼仔头须色白,体背深灰,臂侧及尾黑褐,下身与四肢内侧色泽灰白。
在我国的历史上,黔金丝猴被称为“宗彝兽”、“果然兽”等,分布区大约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的二十多个县境内。早在清朝(1886年)编修的《铜仁府志》就记载有:“思南、石阡一带山中产兽曰宗彝,类猕猴,巢于树。……太平广记谓:思南、石阡,铜乍所属梵净山产。”。《贵州通志》称宗彝“形类猕猴而大,尾长四、五尺而歧端,色苍黄,鼻露向”。“老者剧上,子孙以次居下;老者简出,子孙搜岩得果,即传递而上,荐老者食……上者未食,下者不敢尝。”可见古人对黔金丝猴的观察非常仔细,有些竟与现在生态学的观察结果非常近似。现在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北部的梵净山,以及印江、松桃、江口、石阡、思南、铜仁等县一带,自然分布区域如此狭小,是世界上罕见的,种群数量也不多,因此,它也是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金丝猴。
在上世纪初的1903年,英国人布列里奇从贵州北部产地的一个猎人手中获得一个雌兽的皮张,并订出了它的拉丁学名,但是从那以后,虽然很多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动物园工作者等都到产地去寻觅过,但却一直再无音信,直到80年代初才由我国动物学家在贵州东北部梵净山一带重新找到。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临近湖南和四川两省。这里山体雄伟,林海蔽天,海拔2572米的凤凰山金顶,是东北──西南向横亘的武陵山脉的主峰,与山麓盘溪口的相对高差达2000多米。20多条大大小小的溪流是锦江、印奖和松江3条河流的发源地。这个山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造山运动,将其主峰高高抬起,出露于群峰之巅,像一个耸立在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之间大斜坡上的巨人,这个巨人从海底被抬升起来的历史已经有10—14亿年之久,是我国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梵净山也曾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原名“饭甑山”,意思为有了此山,人民便会不愁吃穿了,所以远自湖南、湖北、四川、云南以及贵州各地的群众,纷纷前来烧香拜佛,成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在一块残存的石碑上,还保留着对当年香火繁盛时期情景的描述:“进香男女时来时往,若城市然。”。山上不仅有着宏伟的寺庙群,还有头重脚轻、摇摇欲倒的“蘑菇岩”,千张万页,迭层板状的“万卷书”,变质岩中镶嵌着各种砾石的“万宝岩”,以及“九龙洞”、“九龙池”、“太子石”、“剑刀峡”等神态奇伟,不同凡响的奇峰怪石和自然景观。在大气和阳光的物理作用下,山顶上还偶尔幽现五彩缤纷的光环,观望者可以在光环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佛家宣传为只有功德圆满、成仙有望的人,才能见到这种“佛光”。朝圣的人们都认为在此修身养性便可以成佛,把这座山当成一方梵天净土,所以在明朝万历年间改名为梵净山,后来经过战乱和土匪的洗劫,使香火断绝,一切文物古迹也都荡然无存。
但是,这座神秘奇峰经过综合风化侵蚀和山岳冰川的雕凿,造成了层峦迭翠、坡陡谷深、飞瀑悬泻、溪流纵横的自然奇观,兼有黄山之美、峨眉之秀,而且还在东亚季风气候的控制下,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保存了距今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和世界上少见的亚热带完整的生态系统,被科学工作者比作耸立在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之间大斜坡上的巨人。
梵净山拥有十分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像我国西南地区其他高山一样,是许多北方生物种类南退时期的“避难所”,常绿阔叶林的树冠覆盖度可达90%,既蕴藏着丰富的亚热带地区生物类群,又保存着大量的古老生物物种。据统计,这里生长着406种森林树种、500多种药用植物、100多种真菌,同时生活着57种兽类、173种鸟类、46种爬行类和34种两栖类。它们相互依存,自然演替,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比较完整、相对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梵净山冷杉、丽江铁杉、铁杉、长苞铁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等,是起源于第三纪或更早的白垩纪孑遗裸子植物;银杏、鹅掌揪、金钱槭、青钱柳、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是起源于第三纪的被子植物;栖息于梵净山中的大灵猫、鬣羚、华南虎等,与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中期西南地区的古老动物群——四川“盐井沟动物群”和“资阳猛冯象动物群”有着历史渊源。1978年,梵净山建立了以保护黔金丝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1986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经过10多年的保护工作,黔金丝猴的数量已经从300—500只发展到700多只。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