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有白眼圈的叶猴──菲氏叶猴(图)
  • 形态奇特的叶猴──白头叶猴(图)
  • 居住于石灰岩洞中的猴类——黑叶猴(图)
  • 拯救美丽的箭毒蛙(图)
  • 有神猴之称的叶猴──长尾叶猴(图)
  • 长着猪尾巴的猴类──豚尾猴(图)
  • 憨态似熊的猴类──熊猴(图)
  • 红脸关公──短尾猴(图)
  • 西藏珍稀昆虫——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图)
  • 最稀有的蜻蜓——尖板曦箭蜓与宽纹北箭蜓(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知识

    古老的头足类动物——鹦鹉螺(图)

    缓慢地排出壳室中的液体,使身体的重量减轻而上浮,随后,周围的压力又将海水压回壳室,使身体的重量增加而下沉,就像一个小型的潜水艇。

      鹦鹉螺的头部、足部都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的前方,所以是头足类的一种。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雄性有60个触手,腹面的4只愈合成块状的“肉穗”,雌性有90个触手,其中60个生于足部的内叶下方,簇集呈须状,30只生于口的周围。雄性和雌性触手的腹面都生有像帽子一样的结构,是由两个触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变得十分肥厚,当鹦鹉螺将身体缩到壳里的时候,就用它们封闭壳口,这同腹足类动物壳口圆片状的厣相似,能起保护身体的作用。鹦鹉螺的其他触手也有分工,有的伸展迅速,用于警戒,有的只用于摄食。在摄食的时候,使多数触手向四周展开,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吞食。在休息或只游动而不取食的时候,它的大部分触手都缩进壳里,只留1—2个触手在外面,进行警戒或行动。此外,它的触手还可以抵贴岩石,固定身体的位置。

      在触手的背面,有由足部肌肉特化而合成的,左右两片彼此包被的漏斗,为愈合不完全的管子。口中生有很大的口球,内有上下嵌合的角质颚和齿舌。中枢神经由神经束构成,神经节小,分脑、足和内脏神经节。食道短,与胃的连接部膨大。胃略呈圆形,没有墨囊和后唾液腺。循环系统属于开放式,有4个心耳,血液流动仅通过血窦来进行。它具有4个鳃,鳃叶大部分游离,仅具出鳃和入鳃血管。肾囊也有4个,各囊间不相联系,与体腔也不相通。生殖腺很简单,缺少缠卵腺和前列腺结构,输卵管和输精管均为单一型的。

      鹦鹉螺的分布范围较窄,仅生活在热带海洋中,主要分布于东起萨摩亚群岛,西至加里曼丹岛,北从菲律宾群岛的仁牙因湾,南达澳大利亚的悉尼之间的西南太平洋之中。我国仅在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发现过随流飘荡的空壳,尚未采到活体。

      鹦鹉螺是现存最古老、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在古生代志留纪地层中种类特别繁荣,多达3500余种,它们都有着不同形状的贝壳,但绝大多数种类都已经绝灭了,生存至今的只有鹦鹉螺、大脐鹦鹉螺和阔脐鹦鹉螺等3种,所以称之为“活化石”,是研究动物进化和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的重要材料。因此,我国将鹦鹉螺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鹦鹉螺是一种底栖性的动物,从水深5米到400米都有栖息,处于大陆架外缘区和大陆坡上区,以400米左右水深处数量最多,所以也被称为“亚深海动物”。平时伏在海底的珊瑚礁及岩石上休息,日落以后才出来活动,常用触手沿着珊瑚质海底爬行,前后左右,移动自如,大多背部朝上,偶尔也有腹面朝上的时候。它也能在水层中浮动或游泳,有时在风暴过后的风平浪静之夜晚,甚至能见到成群结队的鹦鹉螺漂浮在海面上,不过时间通常很短暂,很快又沉入底层。游泳的方式与乌贼相仿,主要是利用漏斗收缩喷射海水,以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的前进。摄食动作快速而敏捷,食物包括小鱼、甲壳类、海胆和其他小型软体动物等,与其生活的水层中活动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

      鹦鹉螺的雄雌异体,交配时,雄性和雌性头部相对,腹面朝上,将触手交叉,雄性以腹面的肉穗将精子荚附于雌性漏斗后面的触手上,雌性的受精部位在口膜附近。受精后短期内即产卵,仅产几枚至几十枚,但卵较大,为40×10毫米。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