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身披美丽条纹的食草动物——格氏
身披“利箭”的动物——非洲冕豪
身披铠甲的动物——穿山甲(图)
身披盔甲的甲壳动物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 >> 动物世界 >> 动物知识 >> 正文
  身披“铠甲”的动物——穿山甲(图)  
构,在挖掘前行时可以减少阻力。

  穿山甲往往选择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筑造洞穴,很少在较为陡峭的地方,也不在平地上。它的力气很大,如果在洞口抓住它的尾巴,三四个人也难把它从洞里拉出来。它更是挖洞的能手,挖洞的深度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一天可以挖一条5米深,10余米长的隧道,真是名不虚传。穿山甲的洞穴一般为盲洞,只有一个洞口,挖洞时用粗大的尾巴钉住后方的地面,用前肢上的利爪挖土并推向后方,再由后肢把刨出的土向后推出。有时它先用前爪把土掘松,将身子钻进去,然后竖立起全身的鳞片,形成许多“小铲子”,身体一边向后倒退,一边把挖松的土铲下,拉出洞外。前进时,则将全身的鳞片闭合,又形成许多把瓦工的“抹子”,将洞顶刮抹得平滑而坚固。有人计算过,穿山甲每小时可以挖土64立方厘米,所挖出的泥土的重量相当于它的体重。为了适应洞穴里氧气不足的环境,穿山甲的耗氧量大大小于其他哺乳动物。

  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58: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